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做強經濟基礎,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堅持多邊主義,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以后,黨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領導人民埋頭苦干,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國家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然而,一些地方和部門存在片面追求速度規模、發展方式粗放等問題,加上國際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影響,經濟結構性體制性矛盾不斷積累,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十分突出,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經濟形勢進行科學判斷,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許多重大理論和理念,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大方向,為我們推動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指引方向、注入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提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樣寫道,“貫徹新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不能簡單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必須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所以,在“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高質量發展”都是一條管總的要求,必須貫徹到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一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世界知識產權組織9月20日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在創新領域的全球排名從去年的第14位上升至今年的第12位。一年來,中國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國家重大區域戰略不斷向縱深推進。一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以碳達峰、碳中和為抓手,開始了一場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變革。一年來,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一年來,一個個不斷升溫的國際經貿盛宴,見證中國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生動實踐,也展示了中國堅定不移走開放這條必由之路的信心與決心。這一年,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新的偉大征程上,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我們必將在不斷登臨發展新境界的浩蕩進程中贏得主動,推動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中國西藏網 文/孫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