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潤城好風景
近年來,拉薩市致力于打造高原水文化城市,圍繞拉薩河做足了“水”文章。自2013年起,拉薩市有序開展拉薩河城區段綜合整治工程,在拉薩河城區中段20公里范圍內,規劃建設了6個攔河閘擋水工程,形成了近20公里的綠化帶。2019年,拉薩市又啟動了拉薩河城區綜合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對7段護岸段工程進行治理并配套相應的濱水生態景觀建設。
如今,拉薩河城區段兩岸一座座公園拔地而起,一塊塊綠地連綿不絕。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拉薩市主要江河湖泊和5個國控斷面、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城中水系水質持續保持良好;城市建成區無黑臭水體;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總體穩定,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這是拉薩市在做足“水”文章上取得的成績單。
2018年西藏全面建立的河湖長制,讓西藏的每一條河流、每一個湖泊都有人管理。拉薩河城區段共有40余名河堤管護人員,他們被分為5組,每天負責河道巡堤和環境保護工作。
自河堤建成,拉巴次仁就做起河堤管護工作。“每天管護人員都要沿著河堤巡邏,除了檢查河堤情況,還要清理河道兩旁的垃圾。拉薩河是拉薩的母親河,要好好保護。”拉巴次仁說。
作為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以一體打造“百里生態綠廊”為目標,努力實現水潤城、綠滿城。除了逐步恢復歷史水系,未來拉薩還將形成“兩河、三廓、水成網、湖密布”的城市水系結構,實現城水相融,打造富有活力的“高原水城”。在此前城市水系治理的基礎上,2023年,拉薩將實施城市水系提升工程,對現有水系進行整體改造提升,讓拉薩水系更豐富、更有活力,讓群眾在水系建設中更有獲得感。
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拉薩之肺”,是拉薩市民的“天然氧吧”。近年來,通過生態恢復、水系治理等有力舉措,濕地總體面積和水域面積不斷擴大,生態系統整體功能得到有效恢復。
“動物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隨著濕地生態環境的改善,這幾年到濕地過冬的鳥類數量和種類不斷增加,現在濕地已經成為了候鳥的樂園。”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尼瑪多吉說。
位于經開區的西藏天地綠色飲品發展有限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來便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應用綠色釀造工藝技術,采用消耗低、污染少的能源供應設備,實現集約、高效、低廢、無害、無污染的綠色工業生產。此外,該公司還非常重視水資源的回收處理和利用,公司建有一座污水處理站,該站對生產廢水進行排渣、排泥、沉淀等處理,達標后再進行排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堆龍河兩岸綜合治理工程(下游)施工項目有序推進
近日,記者從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堆龍河兩岸綜合治理工程(下游)施工項目部了解到,目前,堆龍河兩岸綜合治理工程(下游)施工項目累計完成總工程進度的75%,計劃今年12月31日前完工。 [詳細] -
中國氣象局工作組調研拉薩市氣象事業發展工作
8月28日上午,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振林率工作組深入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拉薩南山公園調研指導工作,并就西藏氣象事業發展和氣象服務保障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問題與地方領導深入交換意見。 [詳細] -
拉薩市領導調研尼木瑪曲管理保護情況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區、市河(湖)長制工作要求,切實加強河(湖)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環境治理、水污染防治,較好地完成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任務,推動河湖面貌持續向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