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聯動“一村一品” “高原小江南”注入新活力
初冬寒風習習,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西鎮團結村的一處民宿正趁淡季加緊翻修。
“這是我們的農家院改建項目,預計明年五月運營,”村黨支部書記羊壯太說:“到時候,村委會與農戶按比例分紅。”
每逢夏天,團結村的“后花園”都能吸引遠近游客前往度假。2012年以來,由公司流轉土地2380畝,在村里逐漸建成花田、鄉村酒店、露宿營地、特色餐飲等一體的休閑觀光生態旅游區,并在今年利用鄉村振興示范點項目,升級完成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和景區設施。
團結村所在的貴德縣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黃河流經縣域,兩畔山水相依,草場面積廣闊,濕地、森林資源豐富,被譽為“高原小江南”、省會西寧市的“后花園”。
近年來,貴德縣在“一村一品”目標帶動下,打造農牧結合地區特色產業,建設產業基地、延伸產業鏈條,為鄉村振興拓寬致富路。
貴德縣河西鎮木干村村民趙永剛曾長期經營家庭榨油作坊。后來,他在村里帶頭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集中種植油菜,并與147戶村民簽訂收購合同,每年收購油菜籽80萬公斤、胡麻20萬公斤。
經幾年發展,趙永剛成功注冊商標,多次參加省內外展銷會,為自己積攢人脈。“我們在江蘇南通的直營店,每月銷量2200公斤。前些天剛發往甘肅1250公斤的訂單。”他說。
發展過程中,部分涉農企業面臨產銷模式單一、獨立自主發展能力缺乏、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等問題。為此,河西鎮聯合39家轄內企業、合作社,形成蔬菜種植、特色果品、生態養殖、農畜產品加工、鄉村旅游、制種基地六大特色產業,打造產業聯盟品牌。
一早,河西鎮加洛蘇合村村民、百蔬園溫室大棚負責人馬連勝便來到大棚,棚內暖意濃濃,上萬株各式品種的辣椒郁郁蔥蔥,星星點點的白花散落在綠油油的葉片上。
“自從加入產業聯盟,與其他合作社一道抱團取暖,村民們月月有錢掙、年年有分紅。”馬連勝介紹,公司流轉村土地80公頃、建起500多個溫室大棚,不僅盤活閑置土地,也使民眾有了固定的土地流轉資金,實現“家門口”就業。
張桂蓮把自家的土地流轉出去之后,在溫棚里已經工作4個年頭,她說:“溫棚里上班80元一天,剪枝、嫁接、施肥,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活干。”
目前,像百蔬園一樣的企業、自主經營的合作社在河西鎮有78家,均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對于合作社來說,加入產業聯盟是一個新機遇,能整合資源,更加緊密聯系企業和農戶。”河西鎮黨委副書記王廷彬介紹。
而貴德縣東南部的曲賽朵草原,擁有耕地資源和草場基礎,宜農宜牧優勢突出。近年來,草原上的常牧鎮都秀村打造州級牦牛聯盟示范基地和藏羊高效養殖基地,帶動牧民養殖,2021年年底每戶分紅2萬元。
“提高的不僅是收入,還有思想觀念。”都秀村二社社長仁青孟杰說:“原先發生的草山糾紛現在沒有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日子越過越好是共同的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嚴金海:立足優勢特色資源強產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9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嚴金海赴山南市扎囊縣、曲松縣、桑日縣調研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工作等。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區黨委安排要求。[詳細] -
5G基站登上中國海拔最高鄉 數字經濟正在改變高原生活
近日,中國移動在平均海拔5373米的西藏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成功開通5G基站,成為目前全國海拔最高鄉的第一個5G基站。據悉,目前西藏已建設5G基站8099個,其中2022年新建1439個。[詳細] -
西藏3個鄉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
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錯高鄉錯高村、拉薩市達孜區德慶鎮白納村、那曲市巴青縣雅安鎮約雄村成功入選該名單,其中白納村、約雄村同時獲評“農家樂特色村”。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