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國產能過剩論”是個偽命題

    發布時間:2024-04-11 09:44:00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聯手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反映出中國新能源產業迅速發展背景下,一些人的焦慮不斷增加,擔心“跑不過”中國,便給中國扣上“過剩產能沖擊世界”的帽子,企圖借此歪曲抹黑中國與世界的經濟關系,維護其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壟斷地位。但無論是從市場經濟原則和價值規律來看,還是結合全球分工和國際市場情況來分析,“中國產能過剩論”都是個偽命題。

      在全球化背景下,判斷產能是否過剩,要從全球市場需求和未來發展潛力來看。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態。這種不平衡在任何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經濟體都可能發生,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歷史上就曾多次出現。從全球市場供需角度來看,如果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潛力得到充分激活,過剩將不復存在,甚至可能轉為不足。從這個意義上講,解決問題的途徑還是要依靠市場按照價值規律進行調節。中國是一個融入全球化的開放市場,中國企業配置資源不僅考慮國內,還要考慮國際,這是國際化企業的天然傾向。如果產能超過本國需求就是“產能過剩”,那就相當于將產品出口跟產能過剩畫上等號,這是違背經濟理性的邏輯。

      當前,從全球范圍來看,綠色產能不是過剩,而是嚴重不足。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是2022年的4倍多;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將達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約4倍。當前產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特別是眾多發展中國家對新能源產品的潛在需求巨大,中國作為綠色產品的重要生產國,繼續其生產活動,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德國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高管丹尼斯·德普指出,未來五年全球需要增加大量的可再生能源產能,以與《巴黎協定》應對全球變暖的承諾保持同步。中國不僅要滿足國內需求、推動實現“雙碳”目標,還要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用保護主義捆綁新能源產業,無疑將削弱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從相關主要指標來衡量,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也站不住腳。法國企業家阿諾·貝特朗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出,從產能利用率、庫存水平以及利潤率這三個關鍵指標分析,目前沒有跡象表明中國“產能過剩”,“寧愿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別人,也不愿面對現實”,“產能過剩論”再一次證明了西方糟糕的領導力。彭博社近日發文認為,美歐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抱怨缺乏數據支持。首先,中國電動汽車出口增加的同時,價格也在上漲,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在歐洲的平均售價大約是中國國內的兩倍,這一方面說明西方所謂“傾銷”的說法站不住腳,另一方面說明市場需求正在增加,何來“過剩”之說。其次,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出口占生產的比例遠低于德國、日本和韓國等汽車生產國。彭博社專欄作家戴維·菲克林指出,西方擔心中國新能源產品沖擊世界,但相關技術產品在中國出口中所占的份額仍然相當小。

      一個國家在全球形成優勢產業,取決于成本、效率、可持續性等要素,說到底是經濟規律發揮作用的必然結果。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自然存在國際市場的需求。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競爭優勢根植于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工業體系和豐富人力資源,企業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新能源產品的經濟可及性。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指出,中國貿易競爭力絕非依靠西方指責的政府補貼,而是依靠中國研發能力的提升、完整產業鏈供應鏈的支撐,再加上中國巨大的市場,這些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要素加在一起讓中國形成了產能優勢。在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上,美西方一些國家固守零和思維,在制定產業政策時違背經濟規律,刻意通過“去風險”等方式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網絡,阻礙全球資源高效配置,導致其本土企業發展受阻,這是其政治生態惡化造成的結果。

      從所謂“中國威脅論”到“中國沖擊論”,再到“產能過剩論”,西方不斷構建“中國威脅敘事”的變體,實則為其破壞公平市場原則找借口,為保護主義經濟政策尋辯護。將產能等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違背經濟規律,既不利于本國產業提質升級,也不利于世界經濟行穩致遠。美西方要做的,是放棄意識形態紛爭,提高治理水平,為企業發展創造有利空間,而不是炒作“產能過剩論”這樣的偽命題,企圖把別人絆倒,而使自己跑得更快。

      (記者樊宇)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精品国产yw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36| 91国在线啪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51日韩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七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久久国产精品2020盗摄| 免费视频成人国产精品网站|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3卡四卡|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久久久久久影院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欲帝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亚洲AV日韩AV一区二区三曲|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y| 99精品热女视频专线|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网站| 美女bbbb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