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6項重大考古成果
本報北京10月30日電 (記者施芳)2022北京公眾考古季10月29日開幕,北京市文物局在開幕式現場發布了6項重大考古成果,包括中軸線、琉璃河遺址、新宮夏商周聚落遺址、路縣故城、金中都、長城等考古發現。
據介紹,自2021首屆北京公眾考古季啟動以來,北京完成考古勘探256項,勘探面積1670萬平方米。考古發掘102項,考古發掘面積10.8萬平方米。
在中軸線考古方面,南中軸路考古取得重要成果,尤其是發現了明嘉靖三十二年(或更早)以來依次疊壓的7條道路,明確了南中軸路的規制和工程做法,厘清了明清以來南中軸路的歷史脈絡;琉璃河遺址新出土青銅器上的銘文,為北京地區三千年筑城史提供了最早的文獻證據;在豐臺區新宮發現的夏商周時期聚落遺址,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該時期帶環壕的聚落遺址;箭扣長城考古首次在敵臺頂部鋪房內發現明代火炕、灶址等生活設施遺跡,進一步豐富了長城遺存的文化內涵;位于通州區的路縣故城遺址廓清了路縣故城南城門的形制和保存狀況,明確了其使用、廢棄情況;金中都考古發現了豐富的隋唐、遼金、明清時期遺存,為研究北京城的變遷提供了新材料。
北京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6處重大考古發現時代跨度大、分布區域廣,是緊密圍繞“一軸三帶”開展考古工作的重要成果,完善了北京歷史軸線發展的時間鏈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