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馬伯庸:作家最大的困擾就是“作家”這個詞

    發布時間:2023-07-12 16:0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 上官云)最近一段時間,作家馬伯庸出現在公眾視野里的頻率比較高:小說《太白金星有點煩》出版,《長安的荔枝》也將被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

      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他分享了寫作和閱讀的感受,也談到了對小說改編的看法。在他看來,寫作就是寫出一個好看的故事。如果之后有人愿意改編當然也很好,但這不會構成自己創作的最主要的動機。

      馬伯庸坦率地說,自己一直很擔心被讀者拋棄,所以在構思新故事時,總是希望有所突破,希望每一部作品都能帶給讀者新鮮感,讀者才不會看膩,“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這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職場“西游記”

      從另類視角出發,《太白金星有點煩》借用了《西游記》的框架,講得是職場故事。

      故事以“李長庚最近有點煩”開篇:天庭和西天聯合推出“西天取經”的重大項目,他受命策劃九九八十一難,確保項目無虞,本以為一切盡在掌控中,誰知麻煩才剛剛開始。

      比如,各種經費怎么報銷?如何平衡不同上級的訴求?負責給師徒四人制造麻煩的妖怪是雇當地的還是從天庭借調?聰明如李長庚,也難免因此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對馬伯庸來說,這個故事屬于即興創作。他習慣在每次寫完一部長篇小說之后,偷偷寫個短篇,寫完之前沒人知道,隨心所欲。《太白金星有點煩》就寫于小說《大醫》完成之后。

      “寫這本書時,我并沒有考慮布局謀篇,也沒考慮市場反響與改編前景,神在意先,意在文前,把自己投入到一陣沖動中去,憑著本能前進。”他如此解釋創作初衷。

      如同馬伯庸在后記里說,“粗糙的澎湃比理性的精致更可貴”,“其實這種感覺,更接近于寫作的本質:你有一個想法,你有強烈表達的沖動,然后你把這種沖動用文字宣泄而出。”

      太白金星身上的人性之光

      在《西游記》的諸多人物中,馬伯庸最喜歡孫悟空,“有一位讀者看完這本書后評論說,齊天大圣太有魅力了,無論西游作品如何解構,都去不掉他身上與生俱來的那股狂狷與倨傲。”

      不過,在新書里,馬伯庸寫得最精彩的人物是太白金星李長庚,“我當初讀《西游記》的時候,就對這個老頭充滿好感。”

      當天廷要對孫悟空降罪,是太白金星出來調停;后來取經路上,他也屢次出現,解救危難——更難得是,所有這些舉動,對他并沒什么好處,純粹是出于一種樸素的善意。

      “我見到過很多這樣的人,能力上不顯山露水,與人為善,有著發自內心的非功利善念: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他們身上都帶著太白金星的影子。”馬伯庸說。

      或許可以這樣說,太白金星是《西游記》里泛起的一點普通人的人性之光。“我這篇小文談不上解構,只是把原著里沒有提及的太白金星的特質,提煉成主線而已。”

      早在連載之時,《太白金星有點煩》里的李長庚便令一些網友產生了共鳴。有人評價,從人際關系到工作瑣事,李長庚的遭遇還挺像當代職場人的寫照。

      “全職寫作前,我當過十年上班族,對于職場還算是有些經驗。而且我與很多上班族的朋友、同學都保持密切聯系,經常找他們聊天,讓自己保持對現實生活的感知。”馬伯庸解釋道。

      從“業余愛好”到職業作家

      寫作是馬伯庸中學時代開始的愛好,不過當時只是當成一個業余興趣。直到2015年之后,他才成為一名職業作家。

      有人說他是高產作家,馬伯庸不太認同,順便算了一筆賬,“從2017年到現在,我真正的長篇只有《長安十二時辰》《兩京十五日》和《大醫》,《顯微鏡下的大明》是歷史散文集。”

      “《長安的荔枝》和《太白金星有點煩》都是十萬字不到的小故事,平均下來大概一年一本書,加起來也就100多萬字不到200萬字,放在很多作者身上算是低產了。”他說。

      似乎從《古董局中局》開始,馬伯庸有不少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其中由演員雷佳音主演的《長安十二時辰》,一度帶火了火晶柿子等吃食。

      他一直比較回避“馬伯庸IP宇宙”這件事,“因為一旦形成這個想法,就會對創作產生影響。我還是希望寫作比較純潔一點,就是寫出一個好看的故事。”

      “如果之后機緣巧合,有人愿意改編,把這個故事改成其它的藝術形式,當然是很好的事情,但這不會構成我創作的最主要的動機。”他說。

      構思新故事,他也會有意識地回避每部作品之間的關聯,盡量讓它們變成各自獨立的作品,“我一直很擔心被讀者拋棄,所以希望每一部作品都能帶給讀者新鮮感,讀者才不會看膩。”

      “作家是一種狀態”

      專職寫作十來年,馬伯庸覺得自己寫作最成功的一刻,并不是捧起某個文學獎的獎杯,而是在某次簽售會上,聽到了一位讀者的故事。

      “他說,他在人生最低谷時讀了我的作品,看到了主角的奮進與不屈不撓。憑著這一口氣熬過了艱苦歲月,現在發展得非常好。”馬伯庸聽完,覺得自己沒白寫,那些費盡心思的文字,終于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一點痕跡,改變了幾個人的人生。

      對于寫作,他始終認為,作家最大的困擾就在于“作家”這個詞本身,“作家是一種狀態。你有表達的欲望并且付諸文字,就是作家,當你停筆不寫,就不是作家。”

      以此類推,當一個人以一種狀態作為職業,似乎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此馬伯庸時常提醒自己,如果停下腳步,你就不是作家,而是一個“無業人員”。

      他希望自己寫的每本書都有突破,能給讀者帶來新鮮感,也許這種新鮮的效果沒有想象得那么好,但至少意味著自己在不斷嘗試拓展寫作的邊界,看到自己的極限。

      “如果總是寫同樣一種套路的話,我會覺得很無聊。”《長安十二時辰》火了,如果按它的風格寫下去,可能讀者也會覺得很好看,但對馬伯庸來說,這屬于原地踏步,是自我消耗。

      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很重要,這同樣是寫作的秘訣。馬伯庸覺得,只有看不破世界,才有想表達的東西;只有正在經歷世事,有憤怒、有遺憾、有興奮,才能成為作家。

      “從某種程度上說,作家靠荷爾蒙寫作。如果沒有激情,那就寫什么都沒勁了。”他說。(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片|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99这里有精品10|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香蕉|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永久一| 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夜夜春夜夜爽久久小| 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入口 |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99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www.日韩在线| 日韩午夜高清福利片在线观看 |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