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專業新發展 育人新亮點

    發布時間:2023-07-12 09:45:00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從鉆研公式到育種助農,從實地考古到學習家政……專業各有精彩,奮斗成就未來。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專業供給側改革深化,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服務民生急需等方面,一批學科專業建設腳步加快,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不斷提高。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截至目前,我國本科專業目錄包含93個專業類、792種專業。學科專業是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支柱,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平臺。教育部等5部門印發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提出,深化學科專業供給側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

      相關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建設有哪些特點?學生們又有何學習感受?記者采訪了部分高校師生。

      支持增設國家戰略所需專業

      “為強國建設添磚加瓦”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工作深入推進。其中,為推動高校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支持有關高校增設了儲能科學與工程、密碼科學與技術、生物育種科學等新專業。

      “未來,我想成為新能源儲能電氣總工程師!”西安交通大學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首屆學生劉羽霄說。

      2020年,西安交大設立國內首個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大教授何雅玲介紹,儲能科學與工程是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新興專業。如今,已有63所高校設置該本科專業。

      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貢獻青春力量,則是中國農業大學生物育種科學專業學生石玥的志向。

      2021年,生物育種科學專業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從小我就被袁隆平院士的事跡打動。得知學校開設全國首個生物育種科學本科專業后,我堅定地選擇報考,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強國建設添磚加瓦。”石玥說。

      中國農業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白菲介紹,在課程設置上,生物育種科學專業以遺傳育種專業課為基礎,增設智能育種原理、分子設計育種等新課程,以及基因組信息學、生物統計學等交叉學科課程。

      “前不久,我們連線了科技小院的學長學姐。聽到他們用育種知識提升產業優勢的故事,我更堅定了科研助農的決心。”眼下,石玥正為暑期實踐做準備,“我將和同學們前往種業企業調研,通過育種技術實操和實習提升實踐和創新能力。”

      建強基礎理科學科專業

      “腳踏實地、沉下心來”

      《改革方案》提出,建強數理化生等基礎理科學科專業,適度擴大天文學等緊缺理科學科專業布局。

      學習基礎理科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享受證明數學理論的過程,喜歡解出題目時的成就感。”學了4年,首都師范大學2023屆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畢業生袁小霖對數學的熱愛有增無減,表示畢業后還將繼續深造。

      “數學是科技進步的強大動力源泉,在人工智能、大數據處理等領域有重大應用價值。越是具有深遠影響的成果,越需要腳踏實地、沉下心來。”首都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副教授馬雪松說。

      《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好300個左右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據介紹,目前已在77所高校布局建設288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是其中之一。

      “遠在北極地區的海冰,也可能對我國天氣氣候產生影響。研究其中的物理機制、找到有效的預報因子,對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預報預測有重要意義。”對著電腦上的天氣圖,該校2020級大氣科學拔尖班學生霍芊伊解釋自己所學的專業。

      “大氣科學專業與應對氣候變化息息相關。畢業生可在天氣學、氣候學、大氣物理學等眾多領域從事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院長周波濤說。

      推進基礎文科學科專業建設

      “感受到文明是那么鮮活”

      《改革方案》提出,系統推進哲學、歷史學等基礎文科學科專業建設。在加快新文科建設方面,積極發展文科類新興專業,推動原有文科專業改造升級。

      “古文字學的研究對象深具歷史厚重感。同時,這也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涉及語言文字學、考古學、歷史學等多個學科。”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古文字學系系主任何景成介紹,2021年,吉林大學獲批設立古文字學本科專業,并納入“強基計劃”招生。

      就在這一年,李盈玉填報了志愿,成為吉林大學古文字學專業學生。“高中時,語文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甲骨文‘馬’字。那時,生動而神秘的古文字就引起了我的興趣。”她回憶道。

      兩年來,李盈玉已學習了文字學概要、古代漢語等專業課,夏商周考古、戰國秦漢考古等考古學課程及詩書易導讀等文獻學課程。受益于導師制、科教協同育人等培養模式,她在課余積極參加科研訓練,在古文字學習道路上不斷探索、進步。

      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離不開考古學。眼下,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學生孫晨瑜正在參加田野考古綜合實習課程。

      清晨6點半,穿好工作服,背上手鏟、手套,孫晨瑜從古豳地考古實習基地出發,前往兩公里外的西頭遺址斜圳地點。作為實習考古隊員,她需要在探方里一遍遍刮面、劃線,尋找遺跡邊界,收集出土遺物,并進行拍照、繪圖、文字記錄。“田野考古是考古學研究的基礎。雖然辛苦,但用腳步丈量遺址范圍、用手鏟清理遺物覆土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真的在觸碰歷史,感受到文明是那么鮮活。”孫晨瑜說。

      建設服務民生急需專業

      “希望投身養老事業”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教育部服務民生建設急需,新增老年學、養老服務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慈善管理等專業,并擴大了預防醫學、護理學、家政學等專業布點規模。

      “通過專業學習,我逐漸認識到家政學的重要性。”吉林農業大學2007屆家政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宋小舟說,例如,在“家庭營養學”課上,他不僅了解到飲食營養對個人和家庭幸福的意義,還深入思考飲食習慣背后的社會因素。如今,宋小舟在一家家政企業任職,還攻讀了社會學研究生。

      吉林農大家政學院院長吳瑩介紹,家政學專業在家政與社會發展、老年社會福祉等民生緊缺領域開展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注重以需求為導向,產教協同育人。

      前不久,宋小舟的學弟、2020級本科生洪帥參加了家政行業服務與管理綜合實踐,在一所非營利性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實習。“我了解到,目前家政企業、相關部門很需要經過高校系統化培養的專業人才,家政學專業的就業選擇很廣闊。”洪帥說。

      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同樣與民生需求息息相關,在2020年教育部首次批準設置并納入本科專業目錄后,目前已有26所高校開設該專業。“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對專業的高素質養老服務管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中華女子學院管理學院院長侯典牧說。

      中華女子學院養老服務管理專業本科生王彥茹,平時廣泛學習管理學、社會學、護理學等方面的課程,還經常走進養老機構,提高實踐能力。“選擇這一專業,就是希望能用所學知識服務老年人,畢業之后,我希望投身養老事業,用我所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幫助更多人!”王彥茹說。(記者 吳 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播放|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小电影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高清三级精品人成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久九九久福利精品视频视频| 中国精品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网站| 久久91精品国产91| 69精品人人人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 日韩不卡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 手机日韩精品视频在线看网站|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看| 日韩毛片高清在线看|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中文字幕51日韩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秋霞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国产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蜜|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