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拍攝的江達縣凈界天然飲用水有限責任公司的產品生產流水線。該公司依托當地海拔4500米的天然涌泉,打造天然飲用水。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昌都地處西藏東部,是連接藏、川、青的樞紐,也是歷史悠久的茶馬古道上的要地,見證了千年的商貿與文化交流。當地依托豐富的特色產業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借助產業援藏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探索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徑,助力群眾增收致富,為高原高質量發展注入勃勃生機。
10月19日拍攝的華電西藏江達牧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該項目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江達縣青泥洞鄉索日村,總裝機20兆瓦,每年可發出清潔電能3000萬千瓦時,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萬噸。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10月18日拍攝的昌都市卡若區通夏村查果拉山餐具清潔廠。該廠年銷售額達96萬元,2023年為昌都市卡若區城關鎮通夏村集體分紅20余萬元。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10月17日拍攝的卡若區嘎瑪鄉的一家唐卡畫院。該鄉2020年被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在嘎瑪鄉不少當地群眾世代從事唐卡繪畫、金屬鍛造、石刻等民族手工藝品制作,幾乎家家有工匠、戶戶有傳人。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10月16日,西藏昌都日通藏醫藥研制中心藏藥廠工作人員在檢查藏藥制丸工序。該藥廠目前已形成集醫療、生產、銷售一體的現代化GMP藏藥廠。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10月15日,正在建設中的西藏高原青稞科技轉化項目。該項目于2023年6月21日在西藏昌都市察雅縣吉塘鎮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10億元,總用地面積約270畝,項目建設工期4年。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具有西藏地域特色的高附加值優勢產業,形成以酒產業為主、旅游業為輔的盈利模式,助力當地發展鄉村振興產業。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10月14日,左貢縣夯達高原特色產品加工園工作人員在車間工作。該園區累計銷售核桃油35萬瓶,營業收入2800余萬元;累計收購當地群眾農產品180余萬斤,實現群眾增收900余萬元,就業85人。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10月12日,西藏昌都市八宿縣白瑪鎮沙木村村民嘎桑曲珍在蘋果園區采摘。該園區于2023開始陸續掛果,預計2025年進入豐產期,今年園區蘋果產量達140余噸左右。目前全縣種植蘋果35萬余株,總面積4848.95余畝。新華網 旦增努布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