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作為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前沿陣地,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是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辦學方向的固本工程、關乎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全面貫徹落實的戰略工程、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的鑄魂工程。
加強理論武裝,推動工作實踐
要堅持久久為功,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推動理論學習走深走實。
首先,要持之以恒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發揮好高校校院兩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的示范帶頭作用,推動各級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引導師生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筑牢思想防線、劃清是非界限、抵御不良思潮。其次,一如既往地組織師生開展好“四史”教育,把穩思想之舵,堅定理想信念。第三,慎始如終地深化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充分利用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報刊、網絡等理論工作平臺,加大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黨的創新理論的研究力度,不斷推出有深度、有溫度、有說服力的研究成果,推動師生更加自覺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加強陣地管理,完善管理機制
加強陣地管理是牢牢掌握黨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推進教學改革,實現系統教學、情景教學、專題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向學生講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等;堅持做優學科育人和課程育人,把“門門有思政、人人會育人”的目標和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三進工作”。
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創新教材編寫形式,加強教材審核與使用,奠定意識形態教育主旋律。嚴格按照“誰主辦、誰審查、誰負責”原則,加強對講座、論壇、報告會等活動的管理。突出政治屬性,通過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各類學生社團、校園網絡媒體和新聞發布,推進校園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提高校園媒體的輿論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要強化網絡平臺建設,凈化意識形態教育“微”空間,完善校園網絡監管機制,深入研判網絡輿情,建立健全輿情應對處置機制、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構建暢通溝通渠道,增強輿情信息監測深度和廣度。
加強教育實效,形成“大思政”合力
高校要增強“大事”思政教育的實效,學校及社會的重大活動、重要事件、重大節日及歷史事件紀念日中的思政教育是重中之重,要將之融入思政課堂,實現“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的緊密銜接,形成“大思政課”育人合力。高校要事無巨細,把意識形態工作體現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增強“小事”潛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實效。這就要求把握新時代大學生的群體特征、話語特征,創新意識形態工作內容體系、方式手段,不斷提升意識形態工作凝聚力。要創新意識形態工作話語內容,將抽象理念形象化,使青年學生易于接受;創新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方式,增加實習實踐和“精準滴灌”,不斷豐富生活化、大眾化的話語方式,讓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青年學生同頻共振,有效凝聚起青年學生的智慧和力量。還需不斷加強網絡思政工作,及時防范化解涉及校園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各種問題,有力引導校園網絡輿情,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當然,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還要善于科技賦能,將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最新信息技術運用于思政教育實踐之中。
加強協同治理,做大做強隊伍
“人人”協同治理是牢牢掌握黨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的根本保證。在“大思政課”視域下,育人主體不僅有全體思政課教師,還包括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及全黨全社會從事意識形態工作的隊伍。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就要堅決落實各級黨組織和主要負責人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高校黨委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第一責任人的黨委書記須親自上陣、靠前指揮,切實擔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黨政同責的校長必須堅定站在意識形態工作第一線,帶頭統籌指導意識形態領域的重大任務;高校黨委其他班子成員要嚴格履行“一崗雙責”,帶頭貫徹落實意識形態領域政策法規、參加指導重要活動。
高校要重視黨政團系統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學習調研,針對突出問題建言獻策,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建立日常監督檢查機制,及時扶正糾偏。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則,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問題意識導向教育,提高教學技巧和教學水平,使其成為崇高理想的引領者、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崇尚道德的踐行者。要加強社科類課程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對他們的國情教育,使他們增強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要組建一支“三位一體”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高校要與社會宣傳思想工作部門齊心協力、協同治理好意識形態工作。社會相關工作部門具有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社會資源、人才資源等,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寶貴資源,賦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共同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形成校內外共同推動工作、協同治理的合力,將做意識形態工作的“大隊伍”力量做大做強,確保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牢牢掌握在黨的工作隊伍手里。
【作者孫杰系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田卓冰系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課研究專項一般項目“‘大思政’視域下牢牢掌握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研究”(項目編號:21VSZ030)的階段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