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理論 > 資訊

    強化生態文明體系建設的創新支撐

    萬勁波 發布時間:2018-05-24 13:10:00 中國環境報

    作者: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 萬勁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首次提出,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確保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面提升,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建成美麗中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中國生態文明體系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也是對世界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貢獻。

    從人類文明歷史演進看,生態文明時代是繼狩獵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時代之后出現的新文明時代。從文明形態內容看,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體系的本底,支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等文明形態協同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在內的五大發展理念。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發展目標和新發展理念入憲,為保護良好生態環境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提供了憲法保障。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既要助力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問題,也要助力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帶來的問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建立起現代化的生態經濟體系,走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道路,才能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要通過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大幅減輕生產、生活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激勵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生產和污染防治,輔助自然生態休養生息。

    構建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支撐。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貫徹新發展理念,調整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布局,調整區域流域產業布局,推進綠色發展與“四化同步”。壯大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產業。發展有機生態農業和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森林旅游等林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降低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推動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將經濟建立在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生態環境嚴格保護的基礎上,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及綠色家庭、學校、社區和綠色出行等行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支撐。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需要開發利用先進實用的污染治理、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保技術,還需要發展現代化綠色產業技術體系,提高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把綠色化、生態化作為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技術基點。發展綠色智能制造技術,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推動能源應用向清潔、低碳轉型。發展生態綠色高效安全的現代農業技術,確保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發展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保技術。發展智慧城市和數字社會技術,推動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推動綠色建筑、智慧城市、生態城市等領域關鍵技術大規模應用。加強重大災害、公共安全等應急避險領域重大技術和產品攻關。在生態環境安全領域,形成由單一污染治理轉向區域綜合治理的系統技術解決方案。創新城鄉人居生態環境規劃與整治。綠色發展將帶動廣泛領域的科技創新,綠色科技創新將進一步引領新的綠色發展方式。未來要統籌制定中長期生態文明建設規劃與中長期科技創新規劃,確保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支撐。

    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制度約束,倒逼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向綠色低碳社會轉型,政策、資金、技術和市場都是關鍵因素。“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可以倒逼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廣泛使用的綠色創新、環境創新、生態創新等概念,不僅包括環境技術創新,還包括綠色工藝、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以及綠色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等。運用市場決定要素價格的機制,促使企業從依靠過度消耗資源能源、低性能低成本競爭,向依靠創新、實施差別化競爭轉變。完善市場化工業用地價格形成機制。加快推進資源稅改革,逐步將資源稅擴展到占用各種自然生態空間。嚴格環境保護稅收征管,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大優質生態產品、技術和裝備進口。充分借鑒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建立統一綠色產品體系,完善技術標準和規范,創新對綠色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財稅金融和政府采購等支持政策。

    總之,生態文明體系建設要從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多方面同時發力,增強“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和支撐性。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是生態文明體系建設的最大政治優勢。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經濟科技等領域改革,制定激勵相容的綠色發展政策,統籌綠色科技創新布局和生態環境風險管理,培育壯大綠色產業,加大污染綜合治理、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育科技支撐力度,切實提升國家和區域的創新驅動綠色發展能力。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 www.亚洲精品.com| 一级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动漫| 日韩AV东京社区男人的天堂|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精品熟女碰碰人人a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99| 人成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 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麻豆|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aⅴ嫩草|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在线影院| 精品成人A区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国产精品蜜芽t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事 |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精品国产这么小也不放过| 国产精品1000夫妇激情啪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