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科技

    APP查征信后患無窮 "經濟身份證"或被泄露

    付麗麗 發布時間:2018-05-29 10:35:00來源: 科技日報

    不用跑銀行排隊等候,只需在手機上下載個APP,輸入相關個人信息,就能查詢個人征信,并在24小時內出具報告……這是很多手機APP宣稱的內容。確實挺方便的,但殊不知,背后卻存在嚴重的信息安全隱患。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征信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簡稱《通知》)指出,運行機構和接入機構要健全征信信息查詢管理,嚴格授權查詢機制,嚴禁未經授權認可的APP接入征信系統。

    只是中介 APP無法與央行直連

    “市場上的第三方APP本身無法與央行直連,查詢的方法其實是用戶在APP上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APP通過抓取技術幫助用戶進入央行征信中心的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進行查詢,并在收到征信報告后為用戶有重點地在APP上展示出來。”近日,賽迪顧問數字經濟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樊凱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樊凱表示,整個過程對于用戶來說都是在APP上完成的,但實質上是APP利用用戶提供的信息在征信中心的平臺上進行查詢,與用戶本人在征信中心平臺上查詢無異,APP在這個過程中充當了中介的角色。

    確實,據記者了解,目前能夠查詢個人征信、接入央行征信系統的只有符合條件的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

    風險巨大 “經濟身份證”或被泄露

    不管是辦信用卡,還是貸款買房買車,每一項都跟央行征信有關,個人征信查詢的需求越來越多。

    樊凱認為,對于用戶來說,個人信用報告是個人信用歷史的客觀記錄,包含了個人借債還錢、合同履行、遵紀守法等信息,在個人貸款、信用卡審批、任職資格審查、員工錄用等方面擁有巨大的作用,堪稱是個人的“經濟身份證”。

    利用APP查詢一般使用的是央行征信中心的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的銀行卡驗證或者問題驗證方式,需要通過手機和驗證碼注冊,還要提供身份證、銀行卡等個人信息進行身份驗證,這些信息和隨后查詢到的個人征信報告(記錄了個人身份、職業、借債還錢、電信繳費負債、社保公積金等)的信息都可以輕易被APP留存甚至使用,將為用戶留下極大的安全隱患,一旦被人非法使用將造成難以預料的后果。

    的確,通常情況下,用戶征信都是為了從事貸款等金融活動,征信活動背后具有很明確的目的性。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國家工程實驗室副教授閆懷志表示,多數征信代理APP跟央行征信中心并無合作關系,而用戶又大多未對APP征信代理查詢協議認真閱讀,更重要的是,個人征信信息具有特殊重要價值,因此,這種代查行為存在著巨大的信息泄露以及被非法利用的風險。

    “在APP系統中清除這些信息,技術上并不難實現,但‘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部分代查APP運營商為用戶代查的初衷就是要獲取用戶信息,來實現其他商業目的。”閆懷志說,比如獲知某些用戶在央行征信記錄不良的情況下,可以向該類用戶定向推銷其他金融貸款業務。

    頻繁查詢 可能影響銀行貸款審批

    不只是信息泄露,網絡查詢征信報告雖然很方便,但是個人和機構查詢征信報告都會留下痕跡,短時間內被個人或銀行多次查詢還可能會影響銀行對貸款的審批。

    央行征信中心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只是提供個人信用報告,供商業銀行在審批個人的貸款申請時參考,最終能否得到貸款,取決于商業銀行貸款審批的結果。有銀行工作人員就表示,短時間內頻繁地查詢,同時沒有放款記錄,可能會讓銀行認為你急需資金但卻處處碰壁,因此會對你的借款申請更為謹慎。“現實中確實有這樣的問題,用戶頻繁查詢自己的個人征信,將會影響個人信用,在遇到購房、購車真正需要貸款的時候有可能會受到影響。”樊凱提醒說。

    規范管理 數據平臺應進行加密升級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尚未提供APP征信服務。就APP規范管理問題,央行已經要求“嚴格授權查詢機制,未經授權嚴禁查詢征信報告,規范內部人員和國家機關查詢辦理流程,嚴禁未經授權認可的APP接入征信系統”。

    征信行為既與信息安全有關,更面臨較高的金融風險。因此,就普通用戶來講,閆懷志表示,既要有信息安全意識,更要有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建議用戶通過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現場查詢、央行授權代理機構現場查詢,也可以直接登錄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官網等正規渠道查詢,慎重使用各類社會APP,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在央行征信中心官網首頁,有紅色字樣聲明:“安全提示:征信中心未授權任何第三方應用程序(APP)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敬請廣大用戶注意。”樊凱也強調,對于普通用戶而言,一定選擇官方渠道進行個人征信查詢。

    APP該如何規范管理?樊凱表示,從央行層面講,建議對數據平臺進行加密升級,增加信息反抓取功能,從技術角度杜絕第三方APP的違規操作;而從規范角度來說,由于用戶信息泄露呈現渠道多、竊取違法行為成本低、追查難度大等特點,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工作形勢嚴峻,建議監管部門盡快制定個人信息安全法,加大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工信部“出手”調查“WiFi萬能鑰匙”等“蹭網”APP

      工信部網站4月2日發布網絡安全管理局關于“蹭網”類移動應用程序的通報。通報稱,近日據有關媒體報道,移動應用程序“WiFi萬能鑰匙”和“WiFi鑰匙”具有免費向用戶提供使用他人WiFi網絡的功能,涉嫌入侵他人WiFi網絡和竊取用戶個...[詳細]
    • 社交APP催生"一個人"經濟

      技術讓人們更容易享受孤獨,傳統社交模式逐漸發生轉變。香港《南華早報》近日報道稱,廣大青年群體普遍存在的“孤獨寂寞”感正在催生新的經濟領域出現。比方最近一直占據蘋果AppStore免費游戲排行榜首位的《旅行青蛙》。2017年中...[詳細]
    • 刪得掉的APP 刪不掉的注冊信息

      “從數據保護的實踐上來說,一要加快推進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的出臺,做到有規可依、有規必依。”閆懷志說。 好在這種局面正在發生改變。。[詳細]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免费精品人在线二线三线区别 |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 2021精品国产品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图片区精品综合自拍|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遮挡|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日本尤物精品视频在线看|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麻豆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 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首页 |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3d|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国产日韩美国成人|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99这里只有精品|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91久久|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久久这里的只有是精品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