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各單位在山南市人社局觀摩學習黨建工作經驗。記者 武沛濤 攝
詳細掌握全市154780名勞動力和可轉移103109名勞動力底數;
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政策,努力為企業實體紓困解難,累計減免社保費120余萬元;
持續鞏固提升136個轉移就業基地,培育壯大以“澤帖爾工匠”“宗那邊境運輸人”“羊卓勞務”等4個地域特色類勞務品牌,促進農牧民就近就地就業;
……
今年上半年,山南市緊緊圍繞“六個走在全區前列”,全力錨定各項指標任務,明確目標、細化措施、壓實責任,全力促就業、強保障、惠民生,扎實推進各項人社工作有序開展。
就業創業提質增量
全面筑牢民生之基
“通過山南市人社局的幫助與湖北援藏工作隊的支持,目前我在黃石市開辦的首家藏餐館生意特別好,我們一家人在黃石的生活也很幸福。”山南市區外創業代表巴珠激動地說。
上半年,山南市持續強化區外就業工作,向援藏省市發送《關于支持做好就業援藏工作的函》,精準開發匹配度較高的就業崗位,放寬招聘條件,最大限度滿足高校畢業生區外就業意愿,并開展就業援藏回訪洽談活動,簽訂就業援藏框架協議,推動“組團式”就業向“片區式”就業轉變,率先在全區組織28名高校畢業生赴湖北就業。
山南市持續做好崗位征集工作,面向區內各行業主管單位、各用人單位廣泛征集就業崗位,共開發就業崗位21587個。組織召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印發工作要點、就業責任清單、就業結對幫扶工作方案等,部署完成3693名應屆高校畢業生信息核查和就業意愿摸底工作,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及時兌現政策資金,以政策的精準落實穩定高校畢業生及其家庭就業預期,向符合條件的1240名高校畢業生兌現就業創業補貼資金3363.59萬元。
與此同時,山南市采取項目吸納、產業帶動、基地穩定等方式拓寬農牧民就業渠道。主動對接政府投資項目和開復工項目,實現項目吸納農牧民轉移就業2.91萬人、創收12295萬元;依托“清潔能源、設施農業、現代牧業、旅游文化”等重點產業,以靈活用工、彈性工時、協議用工等方式,實現產業帶動農牧民轉移就業2.04萬人、創收11165萬元;積極打造農牧民轉移就業基地和轉移就業示范點,通過及時兌現補貼政策、強化服務管理等,實現基地累計吸納農牧民轉移就業0.93萬人、創收15170萬元;出臺《山南市農牧民組團式區外就業2024年度臨時性扶持措施》,對農牧民就業意愿進行全面梳理,篩選具有區外就業意愿農牧民,采取因人設崗、因人定崗的措施,開發區外就業崗位7581個,實現區外就業343人。
建立健全保障機制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山南市立足區域特征,精準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將脫貧人口和邊境地區農牧民作為社會保險擴面的重點對象,努力實現全覆蓋、無死角、零遺漏。聚焦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推動實現養老保險應保盡保,并鼓勵早繳費、多繳費、長繳費,各類社會保險參保16.83萬人次(不含醫療、生育)。
山南市深化社保制度體系改革,持續推進工傷預防五年行動計劃,全面增強勞動者工傷預防意識和能力,保障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貫徹落實《社會保險經辦條例》,創新開展“社保服務進萬家”活動,真正讓群眾知社保、懂社保、參社保、享社保。
同時,在社保基金管理問題專項整治工作上,山南市嚴格落實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控制度與規程,強化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協同。組織召開社會保險基金安全警示教育大會,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推動警示教育常態化、案例通報制度化。選取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啟動對社保資金進行專項審計檢查,加強社保基金全流程全周期監管。對基層業務經辦人員進行“面對面”解答經辦疑難問題,“一對一”“手把手”教授操作方法,全面提升基層經辦業務水平,確保經辦合規、程序合法。以“智慧認證+人臉識別+上門服務”為抓手,扎實開展社保待遇資格認證工作,有效防范冒領、欺詐社保待遇行為,切實維護基金安全。
此外,山南市人社系統不斷加強行風建設,有效提升社保經辦服務水平和效率。持續改進“12333”人社政務服務熱線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著力打造人社服務“金名片”。推動實現社保卡在民生服務、公共服務、收支結算、社會服務管理等方面“一卡通用”。設置7個社保業務“就近辦”優質服務網點,進一步延伸社保“就近辦”觸角,提升社保業務“就近辦”“多點辦”與“家門口辦”的服務質量。
打造專業人才隊伍
強化為民服務能力
山南市堅持人才第一資源的基本定位,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西藏“人才工作19條”,大力實施“育、引、用、留”四大工程,扎實做好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調配工作以及“三支一扶”人員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管理,促進人才合理流動。
山南市持續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繼續落實中級以下職稱聘任權下放各縣(區)及行業主管部門政策,由用人單位主管部門自主評審、自主評價、按崗聘用,進一步暢通基層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和崗位聘任通道,充分調動專技人才工作積極性。
在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山南市認真做好機關事業單位及企業引進高端人才摸底調查工作和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推薦工作,大力實施專技人才知識更新工程,落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有效提升專業技術人員職業素養。按照“以編定崗”原則,核定各縣(區)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的高、中、初級比例,為專技人才干事創業搭建平臺。嚴格落實工資福利政策,先后完成事業單位工資正常晉升、年終一次性獎金、工資統計年報、工資變動審核和工齡糾錯等工作,保障干部職工合法權益。
同時,山南市不斷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制定人才振興工作實施方案,統籌協調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工作落地落實。積極開展技能培訓鑒定考核,不斷加強技術工人隊伍能力建設,提高職業技能鑒定管理的質量和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類鄉村實用人才25180人。
此外,山南市堅持以人為本,加強人事考試信息化、標準化建設,不斷提升人事考試服務管理水平,扎實開展公職崗位公考考錄(招聘)高校畢業生備案、資格審查等工作。認真做好全市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政治考試資格審查和考試考務工作,切實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思想政治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