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
產業發展是促農增收、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之舉。近年來,拉薩市尼木縣尼木鄉尼木村除了抓好傳統的農業種植,還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發展特色種植。2023年,尼木村村“兩委”班子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選擇種植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高、市場需求量大的羊肚菌,通過與技術成熟、口碑好的企業合作,羊肚菌在種植、采摘、銷售全過程得到了有效保障。
目前,尼木村已投入羊肚菌菌種及營養包3萬余包,長勢良好,預計實現收入30余萬元。種植期間,村“兩委”帶頭,村民參與,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也帶動就業、實現增收,讓村民學到了專業的種植技術,為以后擴大規模種植,打下堅實基礎。
尼木村第一書記張玲瓏說:“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著眼促進農民增收,壯大鄉村富民產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培養用好鄉村人才。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優化產業布局,培養更多專業能手,在重點種植羊肚菌的基礎上,增加白肉林芝的種植。同時,適當推進尼木村特色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形成產業興旺的新格局。展望未來,我堅信尼木村的鄉村振興之路將越走越寬廣,群眾生活也將越來越美好。”
走進昌都市類烏齊縣類烏齊鎮新熱村,只見平坦的村道延伸至家家戶戶,村民們個個喜笑顏開。“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深入實施,我們村的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攀升。”國網昌都供電公司駐類烏齊縣類烏齊鎮新熱村工作隊隊長付在乾說。
付在乾告訴記者,近年來,新熱村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乘勢而上,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增收產業,持續推進鄉村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我們堅持強化組織領導,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納入績效考核,并建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檢查制度、問題清零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堅決把目標任務落實到位。”付在乾說,“同時,我們狠抓產業就業,一方面,立足村集體經濟現有運營模式,鼓勵村內放牧群眾及時完成牦牛出欄,實現出欄創收196.8萬余元,牦牛附屬產品創收16.18萬元,完成林下資源創收20.16萬元;另一方面,扎實做好本村高中畢業生、大學生的就業推薦和就業跟蹤,積極聯系轄區內的項目建設,制定本村勞動力參工方案,切實增加群眾收入。”
付在乾表示,下一步,將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重點抓好產業培植、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等工作,讓鄉村實現更好發展。
那曲市嘉黎縣措多鄉黨委書記李慶介紹說:“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毫不放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措多鄉是一個純牧業鄉,近年來,我們著力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下功夫。2023年,全鄉地區生產總值達1.93億元,人均收入2萬余元,同比增長10.84%。如今,措多鄉實現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李慶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要求,圍繞特色產業和資源稟賦,充分發揮娘亞牦牛產業的核心優勢,穩步優化區域布局和生產結構,大力發展生態牧業,推動牧業轉型發展,帶領牧民群眾走出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不斷提升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