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一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緊緊依靠全區各族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邁出了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步伐。
2023年,全區社會大局安定和諧,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保持在99%以上。對此,出席全國兩會的西藏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深有體會,他們結合各自工作話成就、謀舉措。
民族團結是社會穩定的前提。全國人大代表、日喀則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方紅說:“2023年,日喀則市聚焦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新成效:創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縣11個、模范單位79家,打造互嵌式社區2個、民族團結石榴籽驛站43個。”
王方紅介紹說,2023年,日喀則市成功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吉隆縣、康馬縣、南木林縣茶爾鄉、桑珠孜區江洛康薩社區和幸福社區、薩迦縣中學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宗教界“三個意識”教育深入推進,開展宣講3700余場次,受教育僧尼5.5萬人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圍繞推動區域副中心城市和面向南亞開放的中心城市‘兩個中心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這一目標任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治理能力提升,不斷增進民族團結進步,進一步鞏固和諧穩定局面,為日喀則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王方紅表示,“今后工作中,我們將深入實施‘四大工程’‘六項行動’,做好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復評復檢,力爭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縣(區)創建率達到80%以上,深化拓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一項重要抓手。關于這一點,全國人大代表、那曲市巴青縣江綿鄉坡榮塘村黨支部書記其德自有見解。
“村規民約助推基層治理。”其德告訴記者,“我們的村規民約內容涵蓋環境衛生、鄰里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涉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我們村把每周四定為環境衛生日,村干部帶頭與大家一起對衛生死角進行大清掃,環境變美變好,村民對此贊不絕口、倍加珍惜。”
“另外,我們積極組織大家參與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比如以‘鄉村振興 那曲奮進’為主題的群眾性競賽活動,其中有‘談變化、說發展’講故事比賽、誦讀、編織技藝、藏式縫紉等,群眾參與率達90%以上,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其德表示,活動中,他們教育引導廣大農牧民群眾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生產生活上,在創造美好生活的實踐中堅定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心決心,進一步凝聚了人心、夯實了基礎。
普法在社會治理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更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墨脫縣經濟發展速度加快,人員交往越來越活躍,法院案件受理量激增,2018年以前年均20余件,近幾年已上升至年均400余件。
“以前,案件類型主要集中在家事糾紛、鄰里矛盾方面,群眾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權益的意識較弱。如今,勞務合同糾紛、運輸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類型案件增多,群眾通過法律途徑維權的意識不斷增強。但他們不知道如何保留證據,對訴訟程序不熟悉,需要具體指導。”住藏全國政協委員、林芝市墨脫縣人民法院一級法官白瑪玉珍介紹說,“過去一年,我與同事們一起開展大量普法工作,通過發放宣傳圖冊、播放視頻、現場答疑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用鮮活生動的語言和事例,教育引導各族群眾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我們還把寫著法官電話號碼的便民聯系卡送到每戶群眾家中,方便群眾遇到矛盾糾紛、法律問題時與法官取得聯系。”
白瑪玉珍說:“只有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讓大家了解自己的權利義務,學習遵守法律,增強法律意識,群眾才能更容易通過法律手段解決法律糾紛,避免和減少違法行為,減少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白瑪玉珍表示,下一步,墨脫縣人民法院將持續加大憲法宣傳力度,繼續走進學校、鄉村、社區等場所開展普法活動,提供法律咨詢,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落實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部署、推進“四個創建”“四個走在前列”的攻堅之年。西藏各級各部門將繼續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多謀長久之策、多行固本之舉,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