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聲隆隆,回蕩山谷。在西藏昌都市洛隆縣碩督鎮小學的操場上,威武又活潑的“獅子”正聞鼓起舞,閃躍騰挪。這是碩督鎮獅子舞的寒假興趣班課堂,今年69歲的非遺傳承人鄧巴阿尼正給學生們講解動作要領。
1月19日,在西藏昌都市洛隆縣碩督鎮小學,鄧巴阿尼正在給學生講解獅子舞的動作要領。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洛隆縣平均海拔約3700米,境內念青唐古拉山與他念他翁山平行,怒江穿行兩山脈之間。獨特的地理位置,使洛隆縣成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漢藏交往的重要通道。
1月19日,在西藏昌都市洛隆縣碩督鎮小學,鄧巴阿尼的弟子們正在表演獅子舞。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鄧巴阿尼是昌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碩督鎮獅子舞的第四代傳承人。他從13歲時開始跟隨父親學習獅子舞,“每次父親和叔伯們表演舞獅子,都被村里人圍著歡呼鼓掌,像明星一樣?!彼裏釔凵狭诉@項傳統舞蹈,即使是在農忙的時候,鄧巴阿尼也要在干完農活后,回家練習上一個多小時。
過去,鄧巴阿尼自己動手,用布料和膠水做出獅頭,再給毯子縫上草繩編的毛發做成獅皮?!昂髞砩顥l件慢慢變好,政府也給了很多支持,我們不僅有錢購買舞獅道具,還有機會去各地表演?!编嚢桶⒛嵴f。2022年,由獅子舞改編的節目《吉韻碩督》登上了西藏電視臺的藏歷新年聯歡晚會。2023年,鄧巴阿尼和村民們又將獅子舞搬上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昌都館的舞臺。
1月19日,鄧巴阿尼(右)在家中擦拭獅子舞道具。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碩督鎮獅子舞是當地熱巴舞與內地舞獅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藏漢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見證?!甭迓】h民族團結專項辦主任仁青次仁說,“我們傳承和推廣獅子舞,就是把民族團結的傳統繼承下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p>
如今,年事已高的鄧巴阿尼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培養下一代舞者上。目前,他已培養了二十多名弟子。在碩督鎮小學,鄧巴阿尼和弟子們共同執教的獅子舞興趣班廣受學生們的喜愛。今年六年級的學生洛桑,學習獅子舞已經3年。他從一年級時就想參加獅子舞興趣班,但是名額有限,到3年級時才得以入選。對洛桑來說,“和同學們配合著完成表演,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1月19日,在西藏昌都市洛隆縣碩督鎮碩督村,孩子們手捧獅子舞道具玩耍。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近年來,洛隆縣持續挖掘、整理、宣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除獅子舞外,貼春聯、做月餅、做川陜泡菜等融合習俗,已成為洛隆群眾生活中的日常;而民族團結的精神,也已深深根植于生活在洛隆縣的群眾心中。
晴空之下,舞獅的小伙子們向陽而躍,激昂的鼓點震撼人心。民族團結的和音,將繼續在雪域高原奏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