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在藏語中意為“北方曠野”。正如它的名字一樣,位于西藏北部的羌塘地區是一片廣袤而荒涼的草原。這里有壯麗的湖泊、廣袤的濕地、雄偉的雪山和壯麗的冰川,藏羚羊悠閑覓食、藏野驢奔騰跳躍、雪豹孤獨行走、野狼卻成群結隊。羌塘地區的景色令人嘆為觀止,它是大自然中的一塊寶貴瑰寶。
這里是平均海拔4700米的羌塘草原,野生動物生長的地方。1993年,西藏設立了自治區級羌塘自然保護區。2000年,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9.8萬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這里湖泊面積的總和超過1.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湖泊數量最多、湖面最高的高原湖區;這里還廣泛分布著中國高原現代冰川,總面積超過3596平方公里;這里是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是重要的淡水水庫和氣候穩定器,是我國大型珍稀瀕危高原野生動物的密集分布區,被譽為“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
資料圖片:羌塘草原風景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涵蓋西藏那曲、阿里兩地市的安多、尼瑪等7縣,主要保護對象為保存完整的、獨特的高寒生態系統及多種大型有蹄類動物,共分布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0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21種,被譽為“野生動物的樂園”。
生物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目前西藏生態系統整體穩定,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成為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截至2021年西藏野牦牛數量達4萬多頭,比2003年增加了約2.5萬頭;藏羚羊數量由8萬只增加至現在的20多萬只,藏野驢由5萬頭增加到約9萬頭,新發現珍稀野生動物5種,過去被認為已滅絕的西藏馬鹿種群已恢復并突破1萬只,棕熊、狼、沙狐等野生動物數量也有明顯增加。
野生動物自由自在棲息繁衍的背后,是人們的精心守護。在位于羌塘草原的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動物保護員們定期在保護區巡邏,密切關注野生動物生存狀況,并詳細記錄發現野生動物的地點、時間,種群的數量及性別等情況,為野生動物的保護和研究提供寶貴的一手數據。目前,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有780名藏北牧民群眾成為專業管護員,投身于守護高原生靈的事業中。
每當在草原上與藏羚羊群邂逅,望著“高原精靈”澄澈的雙眸、矯健的身姿,都會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量。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大自然對西藏積極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最好的回饋。保護好生態環境,保護好野生動物,也是在守護人類自己的家園和生命。只有我們積極參與生態保護,才能讓這片美麗的土地永葆繁榮,讓藏羚羊和其他野生動物繼續在這片自然樂園中自由翱翔。
審核專家:高志嶺 河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