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美麗的拉魯濕地。記者 格桑倫珠 攝
草木蔥蘢、碧波蕩漾,水鳥歡鳴、魚翔淺底,一幅自然和諧的畫面躍然眼前。
9月4日,“省級黨報總編輯西藏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西藏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措施和成就。
北京日報社總編輯、副社長伍義林陶醉于拉魯濕地美麗的風光,不時拿出手機拍照、記錄。他告訴記者:“非常高興參加第二十七屆全國省級黨報總編輯年會,借著這個機會,完成了我長久以來想到西藏走一走、看一看的心愿。拉魯濕地非常美,水草豐茂、候鳥成群??梢哉f,西藏的生態文明建設走在一條非常正確的道路上,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符合國家發展戰略?!?/p>
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負責人次仁旺久介紹,為有效保護拉魯濕地獨特的高寒濕地生態系統、豐富的高寒濕地生物多樣性,早在1995年,自治區人民政府就成立了“拉薩拉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2000年,拉薩市政府頒布了《拉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2018年,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批準了《拉薩市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通過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與保護工作,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水源涵養能力持續提高。
拉魯濕地有著“拉薩之肺”“天然氧吧”的美譽。站在觀鳥臺上,林地、湖泊、水鳥、城市融為一體,美不勝收。
據統計,在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常見有高原特有裂腹魚類及裸鯉魚、鰍魚類,兩棲類動物高山蛙,紅腳鷸、棕頭鷗、斑頭雁等117種鳥類,以及蘆葦、菖蒲、杉葉藻等395種植物。
解放日報副總編輯陶峰表示,西藏是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拉魯濕地的保護是美麗西藏建設的范例。在西藏看得越多越是感覺,習近平總書記為西藏明確的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西藏堅決落實,成效顯著。
保護區內,步道兩旁綠樹成蔭,蘆草青青隨風舞動,不少游客與市民或漫步閑談,或帶著孩子游玩,感受著生態魅力,欣賞著自然美景。
羊城晚報記者周巍說:“這是我第一次來拉薩,沒想到拉薩會有這么大面積的濕地。明鏡般的湖面倒映著藍天白云,溫暖的陽光照耀著茂密的植被,讓人流連忘返。”
“每年春季和夏季,是游客數量最多的時候,每周一我們都要對景區進行維護,周二至周日都是對外開放的。2019年至今我們預計接待了70萬余人次。下一步,我們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保護力度,相信拉魯濕地會越來越美,一定會給各地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次仁旺久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