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毛毯怎么賣?”“這是伊朗手織地毯,一張1200元(人民幣,下同),你要多買的話可以優惠。”5月4日,西藏(拉薩)中外商品展銷會現場,來自伊朗德黑蘭的哈桑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自己是第二次帶著伊朗特色產品到西藏參加展銷會,“銷量不錯”。
5月4日,西藏(拉薩)中外商品展銷會現場的唐卡展銷位。據西藏自治區外經貿協會工作人員介紹,展銷會從4月29日至5月4日舉行,共有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伊朗、塔吉克斯坦、不丹及阿富汗7個國家的84名外籍人員攜本國特色產品參展。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據西藏自治區外經貿協會工作人員介紹,展銷會從4月29日至5月4日舉行,共有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伊朗、塔吉克斯坦、不丹及阿富汗7個國家的84名外籍人員攜本國特色產品參展。
哈桑帶著3名伊朗籍工作人員,其中27歲的胡文宇(中文名)是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普通話流利。“這幾天非常忙,我感覺西藏人對伊朗手工藝產品有很高的接受度。”他說,這次活動公司共帶來了四十多萬元的產品,包含手織地毯、瓷器和伊朗藏紅花等。
5月4日,西藏(拉薩)中外商品展銷會現場,伊朗商戶哈桑(前排右)給顧客打包好商品,后面貨架是他銷售的伊朗特色工藝品。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據胡文宇介紹,到5月4日中午,公司所帶的貨物已售出大半,相較上一次參加西藏展銷會,銷售額有所增長。“西藏人的購買力很強,我們公司已經決定,今年夏天還要來參加規模更大的藏博會”。
尼泊爾年輕商人薩格爾銷售的是手工木碗、工藝品等,他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介紹,自己是通過吉隆口岸而來,“在吉隆租了一輛卡車,運著這些(貨物)到拉薩。”他說,自己藏語也不太好。有人問價,薩格爾有時就用計算器向顧客展示價格,顧客也在計算機上按下數字還價。
5月4日,西藏(拉薩)中外商品展銷會現場,來自巴基斯坦商戶阿什克的展位。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這些金絲是銅鍍金工藝,然后手工縫制的。”34歲的阿什克是巴基斯坦人,在北京經營著一家商貿公司,展銷會現場,他不斷向來往的顧客介紹自己的主銷產品金絲掛毯。
現場有人問掛毯有無更豐富的款式和圖案,他立即遞上名片。“可以加我為好友,我們在北京有公司,可以網上下單發貨。”阿什克一邊銷售一邊向記者介紹,公司參加過中國各地很多展銷會,此次是首次進藏。
“前5天每天銷售額大概有兩三萬元,今天最后一天,準備打折促銷,賣完回北京。”阿什克說,這次銷量不錯,他也計劃夏天再次進藏,參加藏博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