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tibet.cn
    home

    2萬余葉珍貴古籍文獻帶你“云”看西藏的前世今生

    發布時間: 2021-04-25 10:39:00 來源: 新華網

      23日,作為西藏古籍普查保護工作數字化最新成果,西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在繼2020年4月25日試運行上線首批50函、6581葉珍貴古籍文獻后,再次上線百余函、1.6萬余葉珍藏古籍文獻。至此,西藏古籍文獻全球“云共享”平臺上載珍貴古籍達2萬余葉。

      珍貴古籍的全新指尖閱讀之旅

      打開瀏覽器,點擊進入西藏自治區圖書館官網首頁,再點擊“西藏自治區圖書館藏文文獻數據庫”欄,便進入了西藏珍貴古籍“云共享”界面。

      據悉,目前西藏“云共享”的23116葉珍貴古籍文獻,內容包括藏族歷代學者及藏傳佛教各教派高僧大德傳記、藏學界必備青史、漢藏佛教史等,時間跨度為公元12至20世紀。

      西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邊巴次仁說:“今年上線的這批以人物傳記為主的珍貴古籍,濃縮了當時社會、經濟、民俗等各方面知識,可謂百科式古籍文獻,對于學者多角度、多學科研究西藏文化和歷史具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

      “古籍文獻從放在書庫,不外借,閱覽門檻高、手續雜、條件多,僅有部分專家學者閱覽,到全球免費共享。”邊巴次仁說,西藏古籍標準數字化保護利用不僅解決了古籍文獻“重藏輕用”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古籍普查“將珍貴文獻公布于世,為學界和社會服務的初衷和理想。”

      古籍文獻上線試運行至今,讀者點擊閱覽次數達近十萬人次,創西藏自治區圖書館線上閱覽新高。曾經束之高閣的珍貴古籍,如今與讀者的距離,只有一層薄薄的屏幕。

      保護利用的探索創新之路

      古籍數字化是實現“云共享”的前提,古籍普查則是數字化的前提。

      2009年,西藏正式啟動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古籍普查工程。10余年間,普查人員幾乎踏遍了西藏120余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截至目前,西藏已完成18000余函古籍文獻的普查登記,305函古籍成功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累計修復近4000葉瀕危古籍文獻。

      經過10余年的努力,目前西藏已基本完成全區面上古籍普查任務。

      然而,作為珍貴、脆弱、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如何實現文獻內容利用率最大化,同時將古籍文本損傷降至最低點,一直是困擾保護中心的最大問題。

      為此,西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經過規劃、論證、招標等一系列規范流程后,于2019年正式啟動了古籍數字化工程,從項目規劃和管理、文獻數字化選題和內容審核、原數據著錄等全方位發力,確保數字化進程。

      “在此期間,經過多方探索和努力,西藏古籍保護中心利用冷光、非接觸、高清掃描設備,輔以OCR識別、圖片切片等現代數字化科學技術,最終呈現了西藏古籍文獻‘云共享’平臺。”邊巴次仁說。

      全球共享的中華文化自信之舉

      日前,記者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羅布林卡看到,普查人員正在對園林內“準增頗章”(頗章意為宮殿)收藏的數千函古籍文獻進行普查登記。

      工作人員架起梯子,從近4米高的藏經柜中小心翼翼地取出數函古籍,遞給下方等待的同事,待鎖好柜門、做好登記后,再按照就近普查登記的原則將古籍一一搬至100余米外的一間屋內進行普查登記。

      工作人員才洛告訴記者,在鑒定、斷代、測量尺寸、藏漢雙語電子化錄入等近15項內容登記的同時,工作人員還會嚴格按照標準流程,對每一函古籍的每一葉進行點校、除塵,發現蟲蛀、破損等情況及時登記。

      相關專家估算,目前我國存世藏文古籍文獻總數約在數十萬函以上,其中五成以上收藏在布達拉宮、哲蚌寺、羅布林卡、薩迦寺等西藏境內數個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以及全區74個縣區的1300多座寺院內。

      邊巴次仁說,目前僅西藏自治區圖書館館藏藏文古籍文獻就有15000余函,其中可先行數字化的善本達3000余函,因此未來“云共享”空間依然很大。“這一平臺的開放,將對我國目前藏文古籍標準數字化在線共享起到引領示范作用,相信未來更多類似平臺將相繼推出,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的文獻支撐。”他說。

      今年,西藏古籍保護中心將力爭完成以藏文文法為主的古籍文獻數字化選題目錄,2022年計劃開展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古籍文獻和藏族傳統天文歷算、藏醫藏藥領域數字化選題目錄,到2023年將完成因明學、詩學等領域古籍數字化選題目錄。

      “西藏2萬余葉珍貴古籍向全球的‘云共享’,不僅體現了中華文化的自信,也為藏學研究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西藏自治區藏語文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規范處處長益西桑布說,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91精品国产免费网站| 国产av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极品|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福利| 日韩福利片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国产精品无码aⅴ嫩草|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日韩网红少妇无码视频香港| 精品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洗澡|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网页大全|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夫妇精品自在线|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 2021日韩麻豆|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热99re久久精品精品免费| 欧美日韩精品SUV|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 精品九九久久国内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 久热这里只精品99国产6_99|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67194老司机精品午夜|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三人同眠|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