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壩州:堅定文化自信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近日,四川省阿壩州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堅定文化自信 傳承發展巴蜀文化”專題學習(擴大)會議,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探討挖掘運用巴蜀文化的精神內涵,不斷增強文化自信,為阿壩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會上,西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院長王啟濤作了題為《巴蜀文化與學術的十個特征》的專題輔導報告,圍繞堅定文化自信、巴蜀文化與學術之風格、巴蜀文化與學術的歷史、巴蜀文化的十個特征等方面進行現場講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恰如巴山蜀水一樣,巴蜀文化顯示出無比的靈氣。”在王啟濤看來,巴蜀文化呈現出“博大、精深、開放、包容、創新、融通、實證、實用、輻射、澹泊”十大特征。巴蜀文化構建有宏大的學術框架、具有廣闊的學術視野、體現超常的學術氣象,要圍繞推動巴蜀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開展調查研究,為加快建設新時代文化強省貢獻力量。
“‘請進來’和‘走出去’,是巴蜀文化與學術發展的兩個主軸。”王啟濤認為,作為藏羌彝文化走廊的重要節點,阿壩文化資源豐富、底蘊深厚,要進一步挖掘運用。同時,要多學習借鑒各地的好做法好經驗,努力做好藏羌文化的普查、編目、校勘、注釋、研究和傳承工作,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與會人員表示,保護和傳承阿壩州藏羌燦爛厚重的民族文化,對保護州內文化特質和多樣性,拓寬少數民族群眾就業增收渠道,推動經濟社會和文化產業發展,增進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意義重大。
“堅持多業齊興,不斷挖掘藏羌文化,注重培養人才,抓住全域旅游發展這一重大機遇,加快建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推進文旅融合,切實將豐厚的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與會人員表示,當前,阿壩正站在建州70周年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更加堅定文化自信,持續豐富文化產品供給,不斷增強公眾文化自信,凝聚起穩州興州的精神力量。
當前,馬爾康正打造塵埃落定紅色文化旅游城,集光影、歌舞、對話“三位一體”的情景演繹大秀,致力于還原濃郁藏族文化和歷史生活場景,再現紅軍長征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作為茶馬古道的重要節點,松潘縣川主寺鎮元壩子村投資4.2億元,打造集合田園、牧歌、風情、物產、民俗等為主題的原真性藏寨;汶川成功舉辦大禹華誕系列活動、大禹文化學術論壇、“禹您共創”主題推介會、“禹羌歷史”學術沙龍,持續助力汶川擴大“大禹故里”文化品牌的影響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川省阿壩縣榮獲“四川青稞文化之鄉”稱號
8月26日,四川省阿壩州阿壩縣“禮贊建州70周年·相約青稞豐收季”活動啟幕。在收割青稞的喜悅中,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阿壩縣為“四川青稞文化之鄉”。[詳細] -
“熊貓家園·凈土阿壩”文化旅游推介會在埃及舉行
由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主辦的“熊貓家園·凈土阿壩”文化旅游推介會1日晚在開羅中國文化中心舉行。[詳細] -
探訪“壤塘文化旅游成都行”:千年文化引人入勝
“壤塘文化旅游成都行”14日在成都文軒美術館正式開展。作為2022年“壤巴拉文旅活動”的子活動之一,這場內容豐富的展覽是探索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非遺文化的一扇窗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