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夏候鳥和普氏原羚進入繁育高峰
記者日前從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近日開展的夏候鳥、普氏原羚繁育期專項調查顯示,調查區域內普氏原羚、斑頭雁和棕頭鷗等野生動物進入繁育高峰,整體情況尚好。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自然保護科科長孫建青介紹,調查人員在13個普氏原羚棲息區域調查觀測到普氏原羚2447只,較2022年同期數量增加3%;在鳥島、海心山等24個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到水鳥38種,數量31900余只,其中斑頭雁、棕頭鷗、漁鷗、普通鸕鶿、鳳頭 五大繁殖夏候鳥達20200余只,占監測總數的63.4%。
這是2023年6月26日,調查人員在青海湖畔監測到的普氏原羚。新華社發 孫建青 攝
調查人員還觀測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72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 154只、白腰杓鷸12只、大天鵝11只、角 2只。
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是我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為及時掌握青海湖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動態及分布等信息,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通過固定監測頻率、監測人員、監測對象、監測樣點樣線樣地和統一監測統計方法、監測數據匯交、監測報告匯編的方式,開展持續監測與科學保護,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監測能力和管理水平。
“監測到的野生動物進入了繁殖高峰,最好的保護措施就是不干擾、不打擾。”孫建青說,當發現受傷的野生動物時,調查人員會及時采取救治措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又見 “靈靈” ,青海湖畔的草原之“心”
據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提供的材料顯示,2022年,普氏原羚增長到3069只,可愛的小生靈再次馳騁在美麗的青海湖邊。[詳細] -
青海湖畔普氏原羚覓食嬉戲悠閑愜意
6月14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青海湖畔,成群普氏原羚在草場上奔跑撒歡、愜意覓食,悠閑自在。普氏原羚現僅分布于青海湖環湖部分區域,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有蹄動物中最瀕危的物種。[詳細] -
青海湖水鳥云集 五大繁殖夏候鳥近3萬只
6月末,攝影師在位于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拍攝到水鳥云集,黑頸鶴、斑頭雁等珍稀鳥類“攜家帶口”在青海湖鳥島和布哈河、沙柳河等入湖口覓食嬉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