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打造20個就業車間 助若爾蓋農牧民靈活就業
“歡迎來品嘗。”9月22日,記者走進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凈草地傳統酸奶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喀婭尼美就遞過一杯香滑的酸奶。
48歲的喀婭尼美是若爾蓋縣當地牦牛酸奶制作的非遺技藝傳承人,家里幾代人都會制作酸奶。今年3月,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的幫扶下,她投入8萬多元資金,將生產場所擴大到100多平方米,購買新冰柜等設備,打造升級為若爾蓋縣一處靈活的就業車間。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家小微公司除了加工車間,還有倉庫、門市。喀婭尼美說,通過加工酸奶,今年初到9月,公司已收入35萬元,并帶動18戶農牧民穩定增收。此外,公司采購的原材料鮮奶也主要來源于當地的脫貧戶。
從2018年開始,圍繞傳統食品、民族服飾、藏族手工藝品等方面的小作坊、小微企業,嘉興市南湖區就投入近300萬元,在若爾蓋縣大力扶持發展就業車間,重點向當地農牧民、婦女、殘疾人等群體提供就業崗位和就業補貼,幫助他們就地就近就業。2021年新一輪對口支援工作啟動后,南湖區繼續每年投入幫扶資金70萬元,并根據經營情況和吸納勞動力情況,將原先的52個扶貧車間整合升級為20個就業車間,給予重點支持。
這些就業車間主要設在鄉、村或就業園區,其中有利用鄉鎮、村集體閑置土地、房屋或進駐就業園區創辦的廠房式就業車間,有加工手工產品的居家式就業車間,也有通過“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引導脫貧勞動力到合作社務工并領取工資的合作社式就業車間,還有依托各類電商設立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實體和虛擬相補充的“互聯網+”式就業車間。
“南湖區每年都要會同若爾蓋縣相關部門,對已認定的就業車間吸納就業、生產經營等情況進行統計匯總,并根據實際情況每年給予1至4萬元的補助。”南湖區對口支援工作組干部、若爾蓋縣政府辦副主任俞鋒說,目前,若爾蓋就業車間已帶動當地915名農牧民就地就近就業,其中脫貧戶539人,實現年人均增收1.6萬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跨越千里,紅船精神閃耀若爾蓋高原
一東一西,相隔兩千多公里。2016年,在對口支援和脫貧攻堅國家重大戰略決策的指引下,兩個紅色圣地情牽一線、攜手發展,開啟了結對幫扶的民族團結之路。[詳細] -
建立定向培養就業合作 若爾蓋將向嘉興輸送客運司機
若爾蓋縣政府與浙江省嘉興市交通運輸局、嘉興市交通學校、嘉興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四方協議,將在若爾蓋縣開展“大客車駕駛與維修專業”定向培養和就業招聘,培養期為2022年9月至2025年8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