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尖扎:兼具老舊小區更新與傳統村落立體保護
圖為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街道外立面改造后的效果。張添福 攝
宛如碧玉般的母親河黃河,橫貫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96公里。
在這座矗立在黃河岸畔的高原小城,不僅追求老舊小區的更新換代,也注重傳統村落立體保護,增強傳統村落生命力。
老舊小區更新換代展新顏
日前,記者走進尖扎縣人民街的一處被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已看不到“老舊”的痕跡。
“剛開始這個小區特別亂,小區一截圍墻都是土墻,”尖扎縣政府新農村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葉云項杰介紹,樓頂滲水、地下排水管道堵塞是常事,墻皮脫落、窗戶漏風,晚上進入小區,還得打手電筒。
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實施屋頂防水、墻面保溫、樓道粉刷、窗戶更換和供暖設施,進一步改造地坪、停車場、路燈、管網,“老舊小區”煥發了新生機。
眼下進入冬季,最讓居民們滿意的是改造后的保溫效果,“以前很多小區沒有保溫板,暖氣管道也不達標,加之現在更換密閉性更好的窗戶,房間更暖和了。”葉云項杰介紹,剛開始改造老舊小區時,居民們不大樂意,“大家都說,施工會影響出行。但我們慢慢做工作,等全方位改造結束,大家看到效果,就十分高興。”
尖扎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作人員蘆勇說,曾經對改造老舊小區有反對意見的小區居民代表,最后還向城建部門贈送錦旗表達謝意。
看到效果,很多還未來得及改造的小區派代表,申請盡快實施老舊小區改造。
據悉,結合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尖扎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安全、整潔、有序、智能為目標,聚力城市補短板強弱項、重更新促提升、樹標桿上水平,實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鄉村建設、城市更新等重點工程。
圖為尖扎縣老舊小區改造后的效果。張添福 攝
傳統村落立體保護護文脈
尖扎民族眾多、文化多元,傳統村落是當地優秀傳統農牧文化的精髓和重要見證。
與城市、鄉鎮“更新換代”不同,如今,尖扎縣正全面開展傳統村落保護。目前,青海省黃南州被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納入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州名單,將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推動實現區域傳統村落面貌全面改善,同時探索建立傳統村落保護改造長效機制,增強傳統村落生命力,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并示范帶動其它地區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而尖扎縣是黃南州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的重點縣之一。葉云項杰介紹,按照規劃,尖扎縣傳統村落保護將在兩個片區開展,即以昂拉鄉為中心輻射當順、能科、尖扎灘、馬克唐、措周等鄉鎮,以坎布拉鎮為中心,輻射賈加、多加、康楊等鄉鎮。
此前,尖扎縣賈加村等傳統村落保護項目已實施完畢,具有民俗傳統的村莊得到保護和修整改善。
葉云項杰說,今后,尖扎將實現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更加齊全、城市承載能力更加堅實,城市知名度、美譽度明顯提升,讓民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省尖扎縣:易地搬遷群眾樂業安居奔小康
近年來,尖扎縣結合各搬遷點的實際情況發展后續產業,幫貧困群眾“挪窮窩”“換窮業”,捧上了“金飯碗”,難題得以破解。[詳細] -
黃河岸邊致富忙——青海省尖扎縣易地扶貧搬遷點見聞
初春時節,走進正在打造“黃河民宿第一村”的來玉村,在32歲的村民才旦家里,民宿木屋已經建好,木工們正忙著打制藏式家具。“如今家家戶戶通了自來水,半夜三更下山取水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才旦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