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新聞 > 涉藏動態

    讓黨的聲音響徹雪域高原

    發布時間:2021-08-04 10:53:00來源: 新甘肅·甘肅日報

      盛夏的甘南雪域高原,陽光雨露、雪山草原,風景秀美如畫。生活在草原深處的瑪曲縣歐拉鄉牧民卓瑪加布,晚飯后像往常一樣打開了收音機聽廣播。這是卓瑪加布20多年來雷打不動的習慣。

      讓黨的聲音響徹雪域高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堅守在青藏高原東端、阿瑪尼卿雪山腳下、海拔近3600米的瑪曲縣,守護著高山之巔的廣播轉播臺,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遍千家萬戶,用共產黨人的優秀品格詮釋著新時代廣電精神。這個群體,就是中共甘肅省廣播電視局瑪曲廣播轉播臺黨支部。


    甘肅省廣播電視局瑪曲廣播轉播臺。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堅守巍巍高原 鑄就精神高地

      這是一個高寒的地方,每年冷季長達314天,水泥桿、鐵塔、水泵水管等經常被冰雪凍壞、壓斷,每遇大雪封山,只好就著榨菜啃白餅。每年暖季只有51天,卻經常有嚇人的雷電,籃球大的火球滾下鐵塔,順著拉線,“轟隆隆”炸響。

      這是一個日照強烈、空氣稀薄的地方,空氣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的45%,高原病多發。

      瑪曲廣播轉播臺始建于1981年,承擔著瑪曲縣域內4套廣播節目的傳送和甘南州“無線覆蓋工程”“西新工程”等廣播電視覆蓋的任務,是全省118個廣播轉播臺中海拔最高、自然環境最差、工作生活條件最艱苦的臺站。


    甘肅省廣播電視局瑪曲廣播轉播臺全體干部職工。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40年來,一代一代廣電人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艱苦奮斗。他們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用堅守詮釋家國情懷,在巍巍高原鑄就了精神高地。

      已故副臺長熊熙家,就是其中一位。

      1996年12月,30歲的熊熙家頂著大雪,翻山越嶺來到瑪曲廣播轉播臺,放下鋪蓋卷,就一頭扎進了臺站機房。

      這一扎,就是20余年。不少人轉行或調走,可熊熙家很“犟”。在平凡的崗位上,他總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還給心愛的女兒取名“高原”。

      廣播電視信號的無線發射、微波傳輸,主要靠大功率設備,而高山臺站的主要工作就是維護機器安全運行。熊熙家愛惜這些機器設備,就像愛惜自己的眼睛。每逢檢修,他總是第一個進入機房;檢修后別人都去休息了,他還在機房忙碌著。

      2000年,廣播轉播臺劃歸省廣播電視局管理,全臺只有10個人。面對人少、活多、任務重的局面,熊熙家主動放棄節假日。同事家里有事,他主動代班;沒人愿干的工作,他主動承擔……

      2011年,臺站擴建在即,熊熙家又主動請纓,勇挑重擔:白天赴施工現場,晚上加班加點,從無怨言。2014年瑪曲廣播轉播臺中波新機房建成搬遷,2016年瑪曲廣播轉播臺短波機房UPS電源升級改造……熊熙家總是跑前跑后,事無巨細地操心每一件事、每個細節。經常是大家吃過飯了他還沒吃,大家休息了他還在打掃衛生。

      2017年,熊熙家已到高原職工退休年齡,組織上很關心他,考慮為其換個工作,可正值瑪曲廣播轉播臺基礎設施維修改造項目實施的關鍵階段,熊熙家毅然決定留在原崗位上。9月24日,瑪曲縣遭受特大冰雹襲擊,雞蛋大的冰雹從天而降,熊熙家不顧安危,第一時間沖進機房保護設備,避免了停播事故的發生。

      常年高原堅守,熊熙家患上了高原性高血壓、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多種高原多發疾病。組織上多次勸說他換崗,他卻總說“再堅持堅持”……

      不幸悄然降臨。2019年4月19日凌晨,熊熙家在值班時,發生高原反應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和急性肺水腫去世。

      “辛苦我一人,歡樂千萬家”。刻在瑪曲廣播轉播臺院內文化墻上的這句話,正是像熊熙家一樣所有瑪曲廣播轉播臺職工的寫照。


    院內文化墻上刻著“辛苦我一人,歡樂千萬家”。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奉獻詮釋初心 擔當踐行使命

      極遠、極寒、極苦……他們也是兒女、丈夫、妻子、父親、母親……

      臺黨支部書記、臺長孫軍,1985年加入廣播電視隊伍以來,歷任827臺機組長、副臺長,援非幾內亞中方專家組組長等職務。2013年,孫軍不顧家人反對,義無反顧接受組織安排,踏上瑪曲這片熱土。

      孫軍的女兒孫雨桐,生在發射臺,長在鐵塔下,在臺站氛圍的耳濡目染和父親的言傳身教下,立志長大后要像父親一樣成為廣電工程師。大學畢業后,孫雨桐毅然放棄到大城市工作的機會,報考臺站崗位招考,最終以優異成績考入瑪曲臺,成為一名普通員工。這對父女,真實詮釋了“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子孫”的情懷和崇高境界。

      共產黨員李吉煥和妻子蘇紅霞是臺里的雙職工。蘇紅霞懷孕后,不顧高原環境導致的身體不適和孕期反應,堅持上班至懷孕7個月后才休假待產。產后在家休了6個月,便與丈夫帶著年僅半歲的孩子來臺里上班。單位領導勸蘇紅霞再休幾個月,等孩子大一點再帶上來。蘇紅霞卻說:“機組本來人就少,多一個人其他人的壓力就會小一點,我是黨員不能搞特殊。”

      “90后”值機員皇甫江,頭發稀疏、滿臉皺紋,又有誰能想到,他曾經也是一個帥小伙。2014年5月,24歲的皇甫江從蘭州考入瑪曲臺,由于高海拔和極端氣候環境的影響,加上經常值夜班,那一年,他一頭烏黑濃密的頭發開始大量脫落。幸運的是,也是在這里,皇甫江遇到了自己的伴侶,兩年后,他和同單位的龐婕走進婚姻的殿堂。

      在隨后的兩年時間內,龐婕前后兩次經歷了懷孕后胚胎停止發育的悲痛。醫生要求她不能再上高原,但她卻仍然拖著虛弱的身體,抱著氧氣瓶在臺站工作,最后在領導和同事的反復勸說下才調休安心養胎。

      在困難和危險面前,瑪曲廣播轉播臺干部職工把個人利益置之度外,以堅定的信念,和雪域高原的惡劣環境搏斗,把一個個“不可能”踩在腳下。


    甘肅省廣播電視局瑪曲廣播轉播臺。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情系雪域高原 確保安全播出

      在高原上工作,稀缺的是氧氣,寶貴的是精神。

      機組長劉春說:“父母年齡大了,身體經常不舒服。我回趟白銀老家單程就得八九個小時,所以父母生病也不給我說。每次回家,年幼的孩子都要重新認識我一次,剛和孩子熟絡起來就又要離開,這么多年,感覺最對不住的就是家人……”

      “秒秒是政治、分分是責任。”劉春認為,共產黨員的職責和使命,讓他作出必然的選擇,這就是服從大局,把對家人的愛升華為確保黨和國家重大活動、重點時段、重要節目的傳輸播出安全。

      瑪曲臺大多數職工的家在蘭州、武威、平涼、定西、白銀等地,不管思念不舍之情有多濃,只要面對工作,他們就全身心投入,只為“讓黨的聲音進萬家、讓群眾文化生活更豐富、讓信號傳輸更穩定”。

      今年1月剛考入瑪曲臺的值機員付潔明,白天頭暈惡心、晚上經常失眠,即便如此,她仍然堅持工作。“前輩們都是幾十年如一日,一心撲在事業上。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必須向他們學習,在平凡的崗位上任勞任怨,確保安全播出。”付潔明堅定地說。

      瑪曲臺突出支部建設,注重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總能看到黨旗招展。連續十年,瑪曲臺安全播出“零事故”。

      雪域高原的圣潔美景,蕩滌著人們的心胸。共產黨人的錚錚鐵骨和崇高品格,讓這片高原不斷煥發著時代的榮光。

    (責編: 于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第一福利永久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竹菊影视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搜索|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熟女 |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新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国色天香|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入口|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情侣对白| 91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五月天婷婷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新婚兰兰|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72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