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與衛健部門直接推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大骨節病患者站立了起來,從長期臥床的狀態變為家庭的勞動力,一些年輕的患者還實現了結婚生子的目標,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成為真實的人生體驗。”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西藏智庫理事姚宇接受中國西藏網采訪時說。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西藏大骨節病高發流行態勢得到有效遏制,2018年至今無新發病例,西藏大骨節病區全部達到消除標準。
姚宇長期關注西藏大骨節病患者救治的系統工作,據他介紹,西藏大骨節病防治工作,從2016年起,逐步從單純的傳統公共衛生思維轉向公共衛生與臨床融合發展的新型積極防控模式。
資料圖:姚宇研究員在2021年全國大骨節病防治工作研討會上發言 攝影:楊月云
姚宇說,在以往幾十年公共衛生部門開展的改水、補硒、換糧、易地搬遷等有效控制新發病例的工作基礎上,有一群來自北京的臨床醫務工作者積極投入到西藏當地的地方病防治工作體系中來,他們圍繞現癥病人開展了一系列積極手術治理工作方案,不僅僅迅速改變了現癥病人的生存狀態與生活質量,還對全部病區老百姓對大骨節防治工作的認識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特別是迅速改變患者生存狀態的有效治療方案,徹底消除了當地老百姓對這種疾病的恐懼感,徹底滌蕩了患者家庭因這種疾病帶來的悲觀情緒。
2021年,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確認醫學工作者探索出的大骨節病新型防治方案有效性的基礎上,把幫助全區大骨節病現癥病人愿治盡治工作列入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工程。2022年,新一屆自治區黨委進一步把大骨節病患者救治工作作為當地衛生健康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姚宇說,在這一過程中,離不開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辛勤付出,特別是北京醫療專家在過去多年時間里40余次組團在當地開展探索性手術方案的艱辛付出,作為領頭專家的國家大骨節病和氟骨病治療專家組組長的林劍浩教授在高原手術室一遍遍探索給大骨節病患者開展關節置換手術的技術標準與穩妥方案的過程,值得仔細記錄在中國醫療史冊中;在這一過程中,離不開當地黨委政府的擔當,在組織工作之初,為了消除患者及家庭成員的疑慮,各級政府的工作人員磨破了嘴皮、跑斷了路,只希望大骨節病患者盡快站起來;在這一過程中,離不開各行各業支持此項事業的志愿者的不斷努力,這項工作啟動之初,來自全國多領域的專家參與了基線調查工作,成百上千位慈善公益人士為此項目捐款贈物,有效支持了該項目的順利運行;在這一過程中,也離不開廣大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支持,特別是項目早期實驗階段,一些患者抱著對政府與醫療專家的高度信任,積極配合項目的實驗工作,為今天實現基本消除的目標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姚宇說,西藏大骨節病區全部消除這一積極成果,不僅僅是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的成績,也是新時代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成功案例,更是民族地區有效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的具體實踐形式。(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智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