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12月29日,西藏自治區消防救援總隊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新修訂的《西藏自治區消防條例》(2022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以下簡稱新《條例》)實施一周年情況進行通報。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實施一年來,全區消防安全責任體系不斷健全,消防法制建設取得長足進步,防范化解火災風險成效顯著,滅火救援實戰能力大幅提升,社會消防安全基礎有效夯實,為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年來,全區消防安全形勢持續高度穩定,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火災事故,保持了連續21年未發生重大及以上火災事故的良好形勢。
圖為消防監督員正在對配電柜進行溫度測量
一年來,全區消防法規體系更加健全完善。各地各部門加快新《條例》配套法規制度建設,制修訂《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辦法》《西藏自治區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西藏自治區火災高危單位管理辦法》《西藏自治區消防設施管理辦法》等政府規章4部,制定《西藏自治區火災事故調查處理規定》《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消防救援機構行政處罰執法委托規定》等規范性文件15份,起草制定包括國內首個專門針對古建筑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的文本《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評估規范》在內的地方標準3部。
一年來,全區消防執法改革得到全面深化。全區各級消防救援機構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改善營商環境,堅持一個標準,就是人民滿意,服務和保障西藏社會發展建設。其中,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消防安全檢查全面實行告知承諾制,將辦事程序由先檢查后發證調整為先發證后核查,當事人承諾符合消防安全標準并提供相關材料的,消防救援機構不再進行實質性審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取消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許可,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后即可開展經營活動。除上級督辦核查、舉報投訴核查、事故調查等事項外,消防部門的監督執法一律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同時通過建立消防安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守信激勵機制和信用修復機制,將消防安全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通過信用管理,讓社會單位更加自覺地落實消防安全責任。
圖為指戰員正在觀察火場情況
一年來,全區社會化火災防控體系得到多維構建。自治區本級、7市(地)、74個縣(區)三級政府實體化運行“消防安全委員會”,拓展“大安全、大消防”職能,調整充實成員單位46家,綜合運用巡查督查、考核考察等措施,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堅持解放思想、求同存異,大膽創新,延伸消防監管末端觸角,探索建立了符合西藏特色的基層消防力量建設體系框架,在全區536個鄉鎮街道掛牌成立消防工作站所,成立專兼職消防隊255個,實現平時能防范,戰時能應急,解決了“早發現早查處早整改、救早救小救初期”的現實需求。同時推動文物、教育、醫療、商務等11大類行業建立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標桿單位,召開現場會、交流會、驗收會,以點帶面建立行業消防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圖為聯勤聯動保障直升機
一年來,全區綜合應急救援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全區新設2個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消防聯絡保障中心和7個消防救援服務中心,新增121名事業編人員及437名政府專職消防員編制,建立地震、高層等9個類型65支專業隊伍,推進作戰協作區、特勤站、搜救犬基地和“一中心、六基地”建設任務。同時科學劃分藏中、藏東、藏西三個聯調聯勤聯戰協作區,充分發揮航空、鐵路對應急救援力量的投送優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以消防為主體的季度會商研判和信息共享新機制,確立了總隊10個領域15名專家和全區164名行業領軍人才組成的滅火救援專家組。(中國西藏網 記者/趙振宇 圖由西藏自治區消防救援總隊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