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歷史性成就》白皮書發布。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和西藏工作實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就業問題涉及千千萬萬求職個體、家庭,社會影響面廣、影響力大,事關個人價值實現,事關兜牢西藏民生底線。西藏自治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將促進就業增收做深做實做細,在多管齊下穩就業促創業助致富中讓西藏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保障重點群體就業穩中有序進行。應屆高校畢業生是每年的就業主力軍,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西藏各個高等院校每年培養出的畢業生為西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2023年西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今年西藏力爭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據悉,今年已發布西藏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需求計劃第一批37107個、第二批34716個,涵蓋公職崗、企業崗、大學生基層成長計劃、定向就業、參軍入伍計劃等各類就業崗位,超7萬個崗位的供給力爭讓每位畢業生都學有所成、學有所為。
此外,與各援藏省市對接、實現區外就業成為西藏高校畢業生就業提質增量的重要增長極。政府從生活補貼、住房補貼、探親路費、安家費等方面對區外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給予大力扶持,高校畢業生區外市場就業5年可領取各類補貼最高可達30余萬元。2017年至今,有10052名西藏籍高校畢業生成功實現區外就業,大學生區外就業成為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進路。
同時,青年“創客”也成為創業新生代力量。近年來,西藏陸續出臺《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高校畢業生扶持創業政策,打造了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實踐平臺、指導平臺、培訓平臺、交流合作平臺、投融資平臺、產品推介平臺、宣傳平臺等七大平臺,給予高校畢業生創業啟動資金、場地租賃、水電補貼以及金融貸款等多方面支持。2022年共兌現高校畢業生創業補貼2.02億元,全區約有2800多名高校畢業生投身自主創業,青年自主創業對減緩“按崗擇人”傳統就業方式壓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上精準施策,充分發揮了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互促作用,使得西藏畢業生們的求職路徑更加靈活多樣,進一步推動這一重點群體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激發中小微企業擴大社會就業容量的活力。在西藏,中小微企業是激發市場發展動力、有效擴大社會就業容量的微觀基礎。近5年來,西藏經營主體數量翻了一番;2022年底達43.5萬戶,其中企業10.8萬戶。中小微企業是實現“創業帶動就業”的中堅力量,截至2022年底,西藏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2家,累計吸納就業4000余人。例如拉薩市西藏華東水電設備成套有限公司,多次走進西藏民族大學、西藏職業技術學院、西藏農牧學院等多所院校開展招聘活動,2018年至今共計安置近600名西藏當地大學生就業。企業運營過程中蘊含著大量潛在的用人需求,遍布西藏各區的中小微企業在提供就業崗位、紓解就業堵點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為持續激活中小微企業干事創業信心,提升各個企業吸納人才、擴大社會就業容量的能力,自2020年起,西藏設立年度規模3億元的專項資金用以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截至今年3月,惠及全區199家企業、267個項目。建設銀稅互動平臺,去年全區“銀稅互動”貸款余額達9.02億元,惠及1210家小微企業。西藏全區優渥的創新創業環境,從促進就業增收的角度,能以點帶面地擴大社會就業容量,有效促進社會面就業持續向好發展。
拓寬農牧民高質量就業的路徑。以工代賑、建立當地特色勞務品牌、農牧民發展合作社、返鄉創業……近年來,西藏多管齊下推進鄉村振興與農牧民就業增收有效銜接,因地制宜拓寬農牧民高質量就業路徑,讓更多農牧民群眾“足不出戶”便能實現家門口就近就便就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西藏自治區已實現脫貧人口務工就業20.8萬人。例如林芝市墨脫縣“墨脫采茶人”這一勞務品牌,成功帶動墨脫全縣2011戶8244人增收致富。目前,墨脫全縣茶園103個,可采摘面積達1.2萬畝。2022年以來,全縣采摘茶青28.52萬斤,實現群眾增收627.55萬元。
高質量就業機會倒逼農牧民提升工作技能。加強農牧民職業技能培訓是提升從業人員技能含量和職業素養、實現收入增長的重要措施。西藏以職業技能為導向,支持開展農牧民技能培訓、以工代訓,實施萬名種植養殖能手、技工、建工、手藝人、鄉村導游等培養工程,完善職業評價體系和高技能人才激勵體系,多措并舉提升農牧民群眾學習職業技能的熱情,進一步增強了農牧民就業的主觀能動性。
就業,是聯結西藏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的橋梁。西藏以促進就業增收為基石,以一磚一石之功建造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萬里長城。(中國西藏網 文/李一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