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tibet.cn
    home

    《喜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尋》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發布時間: 2023-05-14 09:43:00 來源: 中國西藏網

      中國西藏網訊 5月13日上午,由中國國家地理、中國藏學出版社、雅昌文化集團聯合主辦的《喜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尋》(以下簡稱《喜馬拉雅》)新書發布會在北京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舉行。   


    圖為《喜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尋》新書發布會現場 攝影:劉莉

      《喜馬拉雅》一書由中國國家地理出品,中國藏學出版社出版,北京雅昌藝術印刷有限公司印制。全書近2900頁,22厘米厚,重達11公斤,收錄膠片拍攝圖片3000多幅,文字85萬。采用特種紙全彩印刷,封面、書脊和封底以手工鞣制的牦牛皮包裹,激光工藝雕刻的一幅青藏高原全景地貌木刻長卷,赫然顯示于書的切口立面上。裸脊鎖線裝幀,可180°平攤翻閱。書內附帶編碼的藏書票,限量銷售1500套。

      圖為來自中國國家地理、中國藏學出版社、雅昌文化集團的有關負責人與《喜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尋》作者張超音(中)共同揭幕發布本書 攝影:劉莉

      這部由民族出版社記者、編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簽約攝影師張超音拍攝并編撰的獨特書籍,將喜馬拉雅山脈中舉世矚目的世界屋脊、峭壁千仞的冰川雪嶺、星羅棋布的高山湖泊、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一一呈現,內容包括“嵯峨的大陸”“宏闊的歷史”“華彩的詩章”“神圣的信仰”“鏗鏘的節奏”“奇特的發明”六大篇章。全書集文學性、史料性、可讀性、收藏性于一體,是一部展示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歷史人文全貌的百科全書,堪稱傳世經典之作。


    圖為媒體記者在新書發布會現場閱讀《喜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尋》 攝影:劉莉

      發布會上,作者張超音分享了創作《喜馬拉雅》一書的心路歷程。他說:“從這本書的創意、編撰、設計、制作到最終付梓,只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衷心感謝為這本書作出貢獻的所有親人、師長和朋友,感謝你們的包容、鼓勵和辛勤付出。”


    圖為《喜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尋》作者張超音在青藏高原進行拍攝(主辦方供圖)

      自1985年張超音第一次駕駛吉普車赴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無人區開始影像之路以來,他60余次到西藏、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地拍攝,10余次前往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周邊的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近10次參與科研機構組織的國內外科學考察活動。拍攝對象主要以青藏高原為中心,涉及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學藝術、宗教信仰、民俗風情、科學技術等眾多領域,累計拍攝有10萬余張傳統膠片資料。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山高峰,均記錄在其鏡頭中。本書所收錄的3000多幅圖片,正是從這 10萬余張膠片資料中精選而出。


    圖為《喜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尋》中有關馬術的圖片 攝影:劉莉

      《喜馬拉雅》一書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攝影師從影像維度出發,努力探索青藏高原地理和人文關系的集大成之作,作品在圖書形式、內容結構、創作方法和社會意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創新性和價值,是一部足以代表當代中華圖書創作水準的重要作品。 


    圖為《喜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尋》作者張超音攝影作品(主辦方供圖)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總編單之薔在致辭中將張超音譽為“高原上的亞里士多德”。他說,雖然兩者有著領域和區域的區別,但之所以這樣比喻,是因為抓住了他們兩人都想做百科全書這一共同點。“張超音用了30多年的時間,60多次進入青藏高原,他把這幾十年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濃縮在3000多張膠片和85萬文字里了。”


    圖為《喜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尋》作者張超音在青藏高原進行拍攝時留影(主辦方供圖)

      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談到《喜馬拉雅》從開始創意到策劃、內容、形式的設計,歷經了3年多的時間,是雅昌制作周期最長圖書之一,也是最厚的一本書。“做這本書的意義在于,它不是一本普通的書籍,而是一件張超音老師創作的藝術作品,是他用畢生精力乃至生命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只不過以書的形式來呈現,所以雅昌做這本書是義不容辭的。”


    圖為《喜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尋》作者張超音攝影作品(主辦方供圖)

      中國藏學出版社社長洪濤回憶了與張超音先生一同創制這部“巨著”的初衷和過程,并列舉了該書的獨特之處。他相信《喜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尋》大型畫冊,會成為關于喜馬拉雅、關于青藏高原、關于西藏文化最好的宣傳品,會成為喜馬拉雅自然環境圈、人文社會圈、文化藝術圈最好的收藏品。(中國西藏網 記者/劉莉)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欲帝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免费观看|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老汉精品免费AV在线播放|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老司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秋霞午夜鲁丝片午夜精品久|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日韩高清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网影视| 7m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