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就業一方面聯系著千家萬戶,另一方面又牽連著國家發展大局。從全局看,就業乃是民生之本,也是暢通經濟循環的重要支撐和關鍵環節。近幾年,由于多種因素共同疊加,導致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就業難度增加。因此必須要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努力提高經濟發展的就業帶動能力。在穩就業這一領域,西藏始終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原則,自2012年以來,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46.63萬人,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十年間始終保持全國最低;其中,農牧民轉移就業勞務收入累計285億元,就業局勢持續穩定。
在昌都市,2022年1-5月,累計兌現各類就業創業補貼資金1020.43萬元,惠及241人。例如,今年3月,白瑪旺堆在畢業之后,一次性領取了創業補助資金6萬元,并在類烏齊縣人社局的幫助下,創辦了類烏齊縣藏東魯突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據統計,2022年以來,昌都市人社局對今年4786名應屆畢業生基礎信息進行了全面核查,更新完善基礎信息4536條,實名登記率達到94.78%。
在山南,面對疫情,山南市提出“線上發力、線下蓄力”總體思路,把穩就業放在突出位置,開展了一系列專項行動——實施加大穩崗支持力度、開展網絡招聘、落實社保資金緩繳政策等。據統計,截至2022年9月,山南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831人,完成目標的89.7%;農牧民轉移就業9.27萬人,創收9.94億元,分別完成目標的84.31%和100.45%,山南全市的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在林芝,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以產業發展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已經初見成效。例如,在米林縣紅太陽科技示范家庭農場園里,種植戶正忙著采收靈芝孢子粉……據了解,當地村民通過這種模式既可以學到很多有關種植靈芝、采集技術方面的知識,還可以實現離家近、離縣城近、工作輕松的目標,更重要的是收入也不錯。
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統籌城鄉就業政策體系,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流動的體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
據今年的西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在深入實施十大民生工程中,把“促進就業增收”放在了首位。報告強調,深化“N+3”崗位推介模式,實施5000名應屆高校畢業生進企業就業計劃,推進區外“組團式”就業,確保高校畢業生區外就業率10%以上、總體就業率95%以上。培訓熟練技工技師500名,完成農牧民技能培訓10萬人。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60萬人以上、勞務組織輸出36萬人,勞務收入50億元以上。據統計,今年以來,西藏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了“十條”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的“硬政策”“硬措施”,持續擴大高校畢業生“組團式”區外就業規模;同時,積極推進農牧民依托“夫妻崗”“家庭崗”“村居崗”實現區外就業……截至6月底,西藏全區城鎮新增就業2.2萬人,同比增長1.9%,高校畢業生實現區外就業3053人,農牧民轉移就業47.9萬人、實現勞務收入41.3億元。
就業既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是一項緊迫而細致的工作。在西藏,這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始終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充分發揮有利條件,勇于克服矛盾與困難。目前,西藏正在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要求,構建和諧美麗的現代化新西藏。
(中國西藏網 文/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