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晚會針對數字經濟領域消費和百姓公共安全領域熱點,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觸目驚心,發人深思。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4.64億,占網民整體的44.9%。普通老百姓通過各類網絡平臺購物、觀看直播購物已經成為家庭消費的日常。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一方面催生出許多新業態,拓展了許多新的消費領域;另一方面卻被某些直播電商肆意利用以欺騙消費者的金錢和感情。在“3·15”晚會曝光的案例中,一部分消費者缺乏理性,對中意的直播達人不僅屢掏腰包、瘋狂搶購,還會額外購買虛擬商品進行“打賞”。另外,虛假夸大宣傳、低俗宣傳、悲情宣傳等各類戲路層出不窮,蓄意誘導消費者。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數字經濟增速持續高位運行。技術層面的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興技術在近些年的應用表現令人矚目,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應用層面的“新零售”“新制造”等,刷新了普通消費者的消費認知和購物體驗,重塑了百姓的便捷生活新圖景。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要達到10%。數字經濟的發展有望迎來新一輪加速,而帶給普通老百姓的則是現實和心理上的雙重適應和覺醒。
不知不覺,老百姓去菜市場不用帶現金了,旅游場所停車場可以直接ETC繳費了,醫院就診不用排長隊掛號了;還有,北方的消費者可以如期與南方的青團“約會”,藏北牧區學子連線上“北上廣”的知名網課,雄偉的布達拉宮向國內外慕名游客開啟了網上“云游覽”……從滿足物質需求到追求精神享受,從食品、服飾等生活日用品到汽車、旅游、休閑等高端消費,從購買商品到購買服務,人們的消費內容與觀念發生巨大變化。包括近些年來風頭正勁的直播帶貨,一方面體現出百姓對高品質生活、美好生活的追求,一方面體現出百姓的消費習慣越來越適應數字化、便捷化,普通消費者自覺適應社會變化,消費市場呈現巨大活力和多種勢頭,自然存在出現各類問題的可能性。
因此,數字經濟領域消費需要重點引導、加強監管、提質升級,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切身保障消費者權益,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西藏網 文/易文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