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條路,它有千難萬險,用鮮血和生命鋪成,通向最終的光明,這條路的名字叫長征路。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視察長征紀念地,在不同場合講述長征故事,就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長征精神,已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寶貴財富。
什么是長征精神?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長征精神不僅是長征勝利的基礎,也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精神動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長征精神依然是成就偉大事業的力量源泉,其表現形式雖不斷創新,但它的思想精髓會永放光芒,激勵我們不斷向前。
革命理想高于天,為有犧牲多壯志!為了實現改天換地的革命理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是長征精神的集中體現。三大紅軍主力出發時是20.6萬人,沿途補充1.7萬人,到勝利會師時僅保留下來5.7萬人。紅軍將士途經14個省,跨越近百條江河險灘,攀越40余座峻嶺高山,走過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草地荒原,同敵人進行了600余次戰役戰斗,攻占700多座縣城。犧牲的指揮員中僅師級干部就達80多人、營以上干部430余人。湘江一戰,紅34師師長陳樹湘斷腸明志。強渡嘉陵江時,19歲的女紅軍石磨玉將被彈片劃出的腸子塞回腹部勒緊腰帶繼續劃船,直到送戰友沖上陣地才倒進江中。紅軍長驅兩萬五千里,平均每天行軍約74里,平均每300米就有一人犧牲。長征歷時之長、規模之大、行程之遠,環境之險惡、戰斗之慘烈,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在世界戰爭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
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必須始終堅定不移跟黨走,始終堅定不移維護核心、看齊追隨。長征勝利85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進行了一次又一次波瀾壯闊的偉大長征,奪取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偉大勝利。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當我們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傳承發揚好偉大長征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的長征路上續寫新的篇章、創造新的輝煌!
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85年前的今天,他們走完萬里長征,用巨大犧牲換來了偉大的勝利!如今,硝煙已散,我們依然要銘記那段血與火的歲月,因為心中有信仰,腳下才有力量。(中國西藏網 文/王智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