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赴西藏考察,第一站便來到了尼洋河大橋,習近平總書記遠眺水波蕩漾、草木蔥蘢的雅尼濕地,聽取雅魯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等情況。習近平強調,要堅持保護優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重要江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統籌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守護好這里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西藏自然環境脆弱,生態修復難度大。作為國家的生態安全屏障,西藏生態環境建設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因此,西藏要在鞏固好已經取得的“綠色財富”的基礎上,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西藏考察時的殷殷囑托,繼續去守護好這方人間凈土,進一步去強化環保意識,引導公眾參與,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而如何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筆者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加強環保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環境保護意識。在環保工作中引導公眾積極參與,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是關鍵。應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的宣傳輻射作用,開展環保政策法規、環保工作進展與成效等宣傳,力求使公眾能真正了解環保、理解環保,從而在參與環保工作中發揮作用,并且將環保意識深植心中,成為環保事業發展的有效助力。
廣泛開展環境保護實踐活動,營造愛護環境的良好氛圍。環保教育不只是個被動的學習過程,更重要的是要有實踐活動。在活動中,使人們將學習到的環境知識應用起來,進而影響人們的環境意識和價值觀。教育機構和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比如利用植樹活動、科學展覽、參觀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園等形式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環保實踐活動。政府應當在“世界環境日”等重要節點,開展有創意、有影響、有效應的“環境宣傳”、“環境文化節”等大型活動,激勵人們踴躍參與,營造保護環境的文化氛圍。
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各種輿論媒體的宣傳導向作用。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環保宣傳,政府部門應當發揮好主導作用,利用好新聞媒體,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采取制作環保紀錄片、公益廣告,設立環保網站、環保論壇等形式,向公眾宣傳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揭示人類不當的行為,將環境危機感深深植入公眾心中,激發公眾的責任感和參與意識,使環境意識由教育而強化成為一種習慣,從而使環保參與成為一種自覺行為。
加強法律約束力,規范人們的日常行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薄爸挥袑嵭凶顕栏竦闹贫?、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币虼?,要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保護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不光要通過教育的手段,同時也要通過法律的強制約束力來對人們的日常行為進行規范,還應建立環保工作各級崗位責任制,明確職責,即領導層抓全面,管理層抓重點,實施層抓具體落實。建立定期檢查制度,環保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等環保制度,把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裝進制度的“籠子”里,這樣將更有利于環保意識的養成。
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讓綠水青山永駐高原。生態文明理念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因此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只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中國西藏網 文/劉文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