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勁十足 “畜”勢騰飛
海拔4360米的帕里草原是西藏最肥沃的草場之一。帕里草原茂密的牧草植被和天然純凈的河水哺育了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帕里牦牛。
帕里牦牛作為亞東縣特色農牧資源,牦牛肉質緊實,脂肪含量低,血紅蛋白、肌紅蛋白豐富,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在西藏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其種質資源保護和推廣工作多年來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2006年,帕里牦牛被列入國家保護名錄,成為地方特色牦牛品種;2015年,成功注冊“帕里牦牛”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7年,原農業部批準對“帕里牦牛”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2019年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為大力發展特色牦牛產業,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2017年,亞東縣主動把握“十三五”農牧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實施了亞東縣帕里牦牛養殖基地建設項目。西藏帕里牦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該公司以品牌打造為核心,在亞東縣農牧綜合服務中心的幫扶指導下,堅持以“帕里牦牛”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農產品地理標志所要求的產品特征,秉持優質品質,發揮地理標志制度優勢,建立牦牛良種繁育體系,以科技進步為動力,探索牦牛集約化生產模式,改變帕里牦牛產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模式,加大農牧民勞動力向第三產業轉移,有效保護草原生態平衡,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同時,公司還以助力鄉村振興為己任,創新扶貧開發機制,開拓產業發展新路子,建立“公司+基地+牧民”的產業化運作模式,開展養殖生產,提高產品收益,不斷擴大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優勢,帶動當地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
2022年,公司帶動697戶農牧民,全年分紅總額746萬元;2018-2022年公司還通過“以崗代補”的方式,增加農牧民群眾就業渠道,提高工資性收入,共帶動187人、發放工資495.35萬元。
西藏帕里牦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面向廣大群眾,通過群眾自愿將自家的牲畜作價入股(按照現有的種群每頭大小不分均價5000元作價),年度分紅的方式(每頭每年可獲取650元到850元)帶動農牧民群眾脫貧增收,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不用自己搞養殖,每年還能拿到分紅,這樣的好事達瓦倉決過去想都不敢想,如今卻真真實實地發生在他身上了。達瓦倉決說:“多虧黨的政策好,入股20頭牦牛,讓我一年有了1.3萬元的分紅。真是趕上了好時候啊。”
公司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帶頭率先垂范,勇于擔當作為,把增加群眾收入作為主要發展目標,積極引導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高質量發展,進一步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更有獲得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桑日縣探索“飛地經濟”模式 盤活現有資源 壯大集體經濟
桑日縣及時出臺全面消除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三年行動方案,鼓勵轄區內各村破除地域限制,大力發展“飛地經濟”,厚實村集體“家底”,激活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引擎”。[詳細] -
上半年西藏農牧業經濟總量恢復性增長
今年以來,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全力推動農業農村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第一產業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態勢,穩住了農業基本盤,發揮了“壓艙石”作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