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雄縣色德村:牧民變居民,牧區生活變城市生活
8月28日上午,在拉薩市當雄縣納木湖鄉色德村,一輛輛卡車滿載桌子、床等各種各樣的家具,排成一條長龍。當日,當雄縣高遷辦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8月26日至30日,當雄縣納木湖鄉色德村196戶951名村民,按照整體搬遷、分批實施的原則,正式從當雄縣遷至堆龍德慶區祥和苑,開啟他們的幸福新生活。
在搬運途中,每輛卡車、大巴車上都懸掛著“生態搬遷惠民生 喬遷新居暖人心”等標語,整齊有序地行駛在109國道上。
這是一條通往更加美好生活的幸福路。當雄縣高遷辦負責人介紹說,為組織實施好當雄縣納木湖鄉色德村高海拔生態搬遷安置工作,根據區黨委政府、自治區極高海拔生態搬遷工作領導小組相關工作要求,按照拉薩市委、市政府統籌部署,當雄縣高遷辦制定了當雄縣納木湖鄉色德村極高海拔生態搬遷實施方案,成立搬遷工作動遷指揮部,細化搬遷途中人員、車輛、安保、醫療、食宿等具體工作保障,確保群眾全部安全有序入住新居,搬遷任務順利安全圓滿完成。
“你看,這就是我的新家,房子里連家具都買好了,政府想得太周到了!”村民加央扎西走進新家,環顧一周后激動地說。
“新家比以前大,還有廚房、衛生間,在家就可以洗澡,學校離家也近,上學很方便,我特別喜歡這個新家!”色德村學生索朗玉珍開心地說。
高海拔地區生態搬遷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設美麗幸福西藏、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生動實踐。牧民變居民,放牧變務工,牧區生活變城市生活。
西藏實施極高海拔地區牧民生態搬遷,目的就是讓牧民群眾將獲得更好的就醫、就學條件,有更多的就業機會,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據了解,此次生態搬遷工作按照分批分組的方式和“應搬盡搬、應遷盡遷”的原則進行,分3批次完成搬遷,入駐堆龍德慶區東嘎街道祥和苑社區。截至目前,色德村第一批搬遷的150名學生和學生家長74戶287人、色德村第二批搬遷的57戶120人已全部搬遷至新居,第三批于8月30日正式搬遷至新居。
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是生態搬遷“后半篇文章”,也是群眾的現實需要。堆龍德慶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健全安置點配套設施,多渠道解決搬遷群眾就醫就學就業需求,不斷提升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才納園區:“土專家”助力鄉村振興
米瑪是才納園區唯一一位“土專家”,是園區內本土產業工人們的管理者和引領者。[詳細] -
西藏5個鄉鎮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
截至目前,西藏已成功申報創建23個農業產業強鎮項目,累計落實中央財政資金1.11億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