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防沙治沙工作成效逐步顯現
土地沙化是嚴重的環境問題。西藏地處青藏高原,受地形地貌、自然氣候等因素影響,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較為脆弱,而西藏防沙治沙工作對全國防沙治沙、生態保護修復具有重大影響,對筑牢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具有重大意義,因此,西藏一直積極采取多種措施來防治土地沙化。記者 王靜
依托國家重點工程項目 推進沙化土地綜合治理
據了解,西藏始終堅持科學治沙,以國家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為依托,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為引領,建立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為基礎,加大大江大河流域、主要沙塵源區、嚴重沙化草原、嚴重水土流失區以及鐵路公路沿線、機場城鎮村莊周邊等區域沙化土地治理力度,因地制宜科學布局防沙治沙重點工程項目,喬、灌、草相結合,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采取人工造林種草、封沙育林育草、圍欄封育、禁牧休牧、水土流失治理、節水灌溉等綜合措施,恢復和增加林草植被,全面、系統、綜合治理沙化土地,高質量提升生態屏障功能。
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多年的綜合治理,西藏土地沙化整體好轉的趨勢繼續得到保持,防沙治沙工作成效逐步顯現,尤其是“一江兩河”、拉薩貢嘎國際機場、朋曲河流域等社會關注度高的區域沙化治理成效顯著,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十三五”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期末綜合考核中被評定為“工作突出”,并受到國務院表彰。雅魯藏布江山南段北岸河谷沙地遍布,2004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山南市列為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經過近20年的努力,山南市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完成防沙治沙面積4.8萬余畝,完成投資2560萬元,其中營造防沙固沙林5580畝,封沙育林36042畝,人工沙障等工程措施治理面積4988畝,工程措施固定流沙后播種沙生植物1390畝。2021年,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估驗收,西藏目前唯一的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山南市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建設工作評估驗收為“優良”,并予以保留。
科技發力 沙海變林海 林草植被明顯增多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大沙化土地綜合治理,西藏編制了《西藏自治區防沙治沙規劃(2021—2030年)》《西藏自治區“十四五”時期林業草原發展規劃》等。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西藏防沙治沙工程納入《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年)》,并從2022年開始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大力推進荒漠化沙化綜合治理工作。
同時,推廣防沙治沙新技術新模式,促進科學防沙治沙。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建設的通知》,擴大西藏自治區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建設范圍,在原有山南市扎囊縣示范區成功建設基礎上,逐步拓寬山南市雅江河谷山體沙化防沙治沙技術試驗示范區域,總結形成“截沙源、降風速、固流沙、增植被”的河谷防沙治沙技術體系,采取“水利配套先行、工程措施緊跟、多措并舉集成、實現生物固定”的防沙治沙模式,推廣示范了草方格、樹枝、礫石、尼龍網沙障等機械固沙措施,成功引進試驗了一批適生沙生植物,擴繁了一批鄉土治沙樹種,為加快防沙治沙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通過實施營造林、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固沙等各類防沙治沙項目,全區重點地區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治理,沙化面積持續減少、沙化程度持續減輕。重點工程區林草植被明顯增多,氣候土壤條件得以改善,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沙區生態環境明顯好轉,沙塵天氣持續減少,生態功能得以發揮,碳匯功能得到提升,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筑牢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和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進一步奠定了良好基礎。
有效改善民生 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通過實施防沙治沙工程項目,工程區沙化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林草植被明顯增多,公路沿線、城鎮、村莊、農田等居民集中居住地區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尤其是“一江兩河”、拉薩貢嘎國際機場、朋曲河流域等重點地區土地沙化得到初步治理和控制。
農牧民通過參與防沙治沙工程建設增加了收入,防沙治沙工程資金安排向全區深度貧困地區傾斜,通過實施林業產業優惠政策,拓寬資金渠道,大力引入社會資本,增加科技投入,大力培育沙產業龍頭企業,加快沙產業發展,帶動農牧民特別是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過強化輿論宣傳,引導廣大農牧民參與防沙治沙建設,帶動全社會力量參與共建生態文明,提高了廣大群眾尤其是廣大農牧民對綠色發展重要性的認識,參與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林芝朗縣奏響增收“椒”響曲
近年來,朗縣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交通便利的區位優勢,大力種植辣椒,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詳細] -
西藏林芝:產業紅似火 鄉村靚如畫
如今,在黨支部和企業的共同推動和全村黨員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雪瓦卡村成為了古鄉茶葉種植規模最大的村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