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經濟興旺 群眾安居樂業——曲水縣南木村產業振興見成效
藏歷新年剛過不久,一份“新年禮包”讓拉薩曲水縣南木村所有村民都感受到了溫暖。南木村舉行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分紅儀式,村民們歡聚一堂、喜笑顏開,等待著這一收獲成果的美好時刻。
分紅現場十分熱鬧,大家核對身份證件、簽字、按手印、領現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此次分紅結算了南木村2021年人工、機械等費用共計60余萬元,為全村1686名享有股權的農牧民群眾兌現分紅資金33.72萬元。
這場火熱的分紅折射出南木村5年來產業振興的成效。南木村第一書記尼瑪告訴記者,過去嘗試過許多辦法,南木村的集體經濟沒什么起色,村里種過瑪卡、園木樹苗,效果都不理想,2017年全村集體經濟收入不過七八萬元。
南木村位于318國道沿線,與才納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隔河相望。幾年前,昌都的魯生夫婦為才納鄉引進了鹽井的野生黑葡萄。鹽井的野生黑葡萄久負盛名,其果實可以釀酒、制作果醬和染料,市場前景廣闊。經過多次調研,南木村決定種植黑葡萄發展村集體經濟。
定成員、清資產、量份額……在曲水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南木村“兩委”班子、駐村工作隊隊員到群眾家中挨家挨戶做工作。
在宣傳過程中,退休老干部索朗旺堆墊支5萬元,再加上村干部和其他村民墊支的16萬元,這21萬元成為了村辦企業的第一筆啟動資金。
為了防止企業在成長過程中“摔跟頭”,南木鄉為南木村請來了西藏果育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加強頂層設計,規范企業運行。
2018年,南木村成立了以村黨支部書記扎西平措為董事長的南迦凈虹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并下設一個子公司,搞起了野生黑葡萄種植和砂石運輸。其中,26戶村民的50畝土地流轉用于種植野生黑葡萄1.5萬株,每畝租金1500元。
曲水南迦凈虹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村級股份合作組織,通過盤活集體資產、集體土地,創新集體經濟體制和經營機制,將村委會資產、資金、資源按照一定比例,折合成股份,平均量化到符合身份界定程序的個人身上,以南木村全體村民為股東創辦兩家村級股份合作組織,讓村民享有股權。在村里務工,可以享受到土地流轉、務工收入和年底股權分紅三份收入。
體制機制理順了,下一步就是選定產業。“村辦企業成立以后,我們開始培育產業,一個是砂石運輸,一個是野生黑葡萄種植,另一個是林卡旅游。”尼瑪介紹說。
5年來,南木村積極探索黨建促脫貧、黨建促鄉村振興的發展思路,通過支部領、政策扶、群眾參與,推動南迦凈虹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帶動群眾發展黑葡萄種植業、林卡旅游業等,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村民變股東,全村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集體經濟的發展為當地群眾致富增添了強勁引擎,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保障。
昔日的貧困村“脫胎換骨”變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安居樂業的新農村。2022年,南木村根據產業發展現狀制定了新的規劃,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穩扎穩打的收益讓南木村黨支部書記扎西平措對接下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他相信,只要村“兩委”班子和村民們攜手共同努力,南木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2022年,我們村爭取了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項目,這個項目主要是完善村莊建設;第二個是結合旅游,我們爭取到了林卡改造項目;第三個是我們的鄉村道路改擴建項目,這三個項目建設完成后,我們有信心把南木村建設得更美更好。”扎西平措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鄉野田疇繪新景——在拉薩堆龍德慶區馬村感受鄉村振興新動能
三月的拉薩陽光明媚,漫步在堆龍德慶區馬鎮馬村,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寬敞整潔的街道、豐富多彩的文化墻隨處可見,呈現出勃勃生機與活力,散發著濃濃鄉愁與鄉韻。[詳細] -
西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讓鄉村更美更宜居
走進拉薩市曲水縣南木鄉江村,一排排藏式民居整齊排列在寬闊的村道兩旁,周圍的環境干凈整潔。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宜業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