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扶貧

    小康村寨耀邊陲

    段敏 李有軍 王莉 拉巴卓瑪 發布時間:2020-07-07 10:01:00來源: 西藏日報

      拉郊鄉,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西藏山南洛扎溝下部,平均海拔3675米,年平均日照時間不足3個月。溝內土地貧瘠,幾乎不產糧食。

      “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在習近平總書記治邊穩藏重要論述的指引下,在黨的惠民政策特別是邊境小康村建設的帶動下,拉郊,這個昔日貧窮落后的“代名詞”實現了美麗“蝶變”:家家戶戶住上了“小康房”,新公路即將貫通,頭腦靈活的牧民辦起了家庭旅館,吃上了“旅游飯”……

      “去年,拉郊鄉人均收入達到20497元,居洛扎縣第一。”拉郊鄉黨委書記古桑旦增無不自豪地對記者說。

      住上“小康房”

      “嫁人不嫁拉郊人”,這是流傳在洛扎縣百姓中的一句“口頭語”,反映的卻是昔日拉郊的貧困與無奈。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日前,記者來到拉郊鄉拉郊村時,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家家戶戶都住上了連棟“別墅”,在明媚的陽光照耀下,鮮紅的屋頂與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交相輝映、熠熠生輝。

      “全村59戶群眾全都住進了‘小康房’。”拉郊村村委會主任扎西桑珠告訴記者,“每人享受40平方米,國家承擔70%,群眾自籌30%,政府出大頭,個人拿小頭,群眾從心底里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

      與鄉政府相隔47公里的邊境村杰羅布村(馬家塘)的10戶群眾,則是不用出一分錢,就住進了110平方米的“小康房”。“由于交通不便,杰羅布村建造房屋成本很高,一袋水泥的成本將近450元。”古桑旦增說,“為了讓群眾安心放牧守邊,黨和政府竭盡所能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今年81歲的杰羅布村村民索朗群培告訴記者:“1995年搬到馬家塘時,住的是帳篷。后來,古桑旦增帶人幫我們修了石板房,現在又幫我們修了‘小康房’,還建了暖圈,我們再也不用為牲畜過冬發愁了。”

      黨和政府無微不至的關心關懷,更加堅定了拉郊鄉群眾放牧守邊的決心和信心。他們自發地在山崖上噴上黨旗和國旗圖案,表達對黨和政府的感激和熱愛。“國家幫我致富,我為祖國守邊。”古桑旦增動容地說,“杰羅布村16歲以上的村民,每人每年享受國家政策性補貼兩萬多元,加上挖蟲草和挖黃蓮等收入,一年現金收入達3萬多元,走在了致富的前列。”

      現在,“山里人”的發展讓“山外人”也很羨慕。“不少人都說,當初要是搬到拉郊鄉就好了。”古桑旦增說,“這全靠黨的富民政策和村民們的艱苦奮斗。好日子,是奮斗出來的。拉郊鄉群眾是通過艱苦奮斗、奉獻邊疆才過上了今天的好日子。”

      吃上“旅游飯”

      房子和基礎設施改善后,拉郊鄉群眾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拉郊村兩戶頭腦靈活的牧民率先辦起了家庭旅館。

      28歲的桑旦玉珍,2017年住上“小康房”后,把家里多余的房間改造成了客房。“我家的家庭旅館有9張床位,每年至少增加收入2000多元。”桑旦玉珍告訴記者,“聽說,鄉里要帶領我們發展旅游業,未來收入會更高。”

      拉郊鄉雖然地處大山深處,但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杰羅布村所在的白玉地區,素有“世外桃源”“白玉秘境”之稱。此外,拉郊鄉還是有名的“手工藝之鄉”,當地群眾編織的筐子、背簍和制作的木碗、木杯、糌粑盒等手工藝品,在市場上知名度很高。

      “每年5月以后,這里到處是五顏六色的杜鵑花,漂亮極了。”古桑旦增說,“為了加快推進邊境地區發展,上級有關部門決定投資1000多萬元在這里發展旅游業,修建旅游接待中心和棧道、觀景臺等基礎設施。按照規劃,通到杰羅布村的公路,將于今年全線貫通。”

      喜訊傳來,群眾歡欣鼓舞。過去,由于不通公路,嚴重阻礙了當地發展和群眾增收致富。 “以前群眾運送物資出去,全靠人背牛馱,光翻越嘎古拉山,來回就得兩天時間。翻山出去11小時,回來11小時。路通以后,群眾就可以開車把自己加工生產的手工藝品賣到山南和拉薩。現在拉郊村既懂手藝又勤快的人家,一年增收七八萬元。老百姓都說,這叫‘汽車一響黃金萬兩’。”扎西桑珠樂呵呵地告訴記者,通過2011年“搶救式傳承”,目前拉郊村70%的人家掌握了竹器、木器制作技藝。

      發展旅游業的消息,讓杰羅布村也沸騰了起來。米瑪桑珠說:“群眾都迫切希望吃上‘旅游飯’,把日子過得更好。現在好了,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帶領,村里不少人都開始行動起來了。”

      走上“小康路”

      路的變化,是拉郊鄉發展的一個縮影——2004年,拉郊鄉修通了砂石路;2016年,拉郊鄉水泥路正式通車。

      出鄉道路改善后,拉郊鄉群眾逐漸走上了“小康路”。2010年,拉郊村村民格桑多布杰帶領5戶人家成立了運輸隊。他告訴記者:“運輸隊有大型貨車7輛、小型貨車7輛,帶動14戶群眾增收。開大型貨車的一年增收14萬元左右,開小型貨車的一年增收10萬元左右。”

      2016年,拉郊鄉從四川綿陽請來兩名技術員,指導村民種植黑木耳,發展特色產業。拉郊村3位村民跟班學習,原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加央拉姆就是其中之一。掌握技術后,她成了拉郊村的科技特派員。

      “做科技特派員,每年能領到五六千元補貼,靠這些收入,2017年我家實現脫貧。”加央拉姆說。

      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下,目前,拉郊村建起了5個溫室大棚,帶動30戶85人增收。扎西桑珠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我們培育了2萬個菌包,如果市場銷路好的話,又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在抓產業發展經濟的同時,拉郊鄉扎實開展“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讓群眾既“富口袋”又“富腦袋”。古桑旦增說:“現在,拉郊鄉群眾人人聽黨話、跟黨走,戶戶想富裕、會發展、能致富,實現了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雙豐收’。”

      拉郊鄉,西藏邊境小康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2017年以來,自治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論述,始終牢記總書記給玉麥鄉卓嘎、央宗姐妹“有國才能有家,沒有國境的安寧,就沒有萬家的平安。祖國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們都要看好守好”的重要回信精神,大力實施以“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主題的鄉村振興戰略,在21個邊境縣、628個邊境村實施邊境小康村建設,涉及62160戶241835人。目前,僅山南市就建成邊境小康村30個。在邊境小康村建設的帶動下,廣大邊境群眾像格桑花一樣扎根雪域邊陲,守護神圣國土、建設幸福家園。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香蕉中文|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地址|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香蕉|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国产精品熟女高潮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