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最美夕陽紅
據報道,近年來,多元養老服務體系在西藏初步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我們中華傳統美德中,一直提倡對老年群體的關心關愛。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如何托起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心關愛,完善基本養老服務,是全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自治區黨委、政府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不斷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優化養老服務供給、拓展養老服務覆蓋面、提升養老服務品質,在積極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切實提升了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基本民生,讓社會更加公平。養老服務分為基本養老服務和非基本養老服務,基本養老服務是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家庭、社會、市場、政府都可以是提供主體。202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指出,“基本養老服務在實現老有所養中發揮重要基礎性作用,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任務。”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養老服務保障的堅定決心,也是指導西藏基本養老服務的指南。在基本養老服務工作方面,西藏已累計建設80家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對有意愿集中供養的經濟困難的失能、高齡、無人照顧等老年人提供集中供養服務,切實做到“應納盡納、應養盡養”,這就推動了全區范圍內基本養老服務的均等化供給,有利于推動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盤活現有資源,建強街道綜合養老服務設施。一方面,通過新建小區配建、老舊小區統籌建設和閑置資源盤活改建,各地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成面積將會大幅增加,養老服務基礎將進一步夯實。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街道社區在基本養老服務方面的作用,在現有養老機構承接失能半失能老人托養功能的基礎上,探索“以大帶小”運營街道綜合養老服務設施和社區養老服務場所,由街道輻射帶動社區,延伸到居家上門服務,形成有序銜接的養老服務鏈條,這也適應了居家養老是我國最主要的養老形式這一特性,在機構養老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推動專業機構服務向社區、家庭延伸,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契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心理期盼,可以讓更多老年人在家享受到專業化、個性化照護服務。
發展銀發經濟,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促進產業協同發展。養老服務業涵蓋老年人生活照料和護理服務等領域,上連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康復輔具、抗衰老等產業,下接養老金融、旅游服務、適老化改造等業態,與每位老年人生活息息相關,是銀發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老年人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與滯后的養老服務供給矛盾日益突出。從需求端看,老年人消費結構更加多層次、多樣化,已由傳統的“衣、食、住、行”等生存型向健康管理、情感交流、文化娛樂、自我實現等發展型轉變。這需要各地系統謀劃、綜合施策,進一步聚焦解決老年人健康養老最緊迫的問題,堅持保基本、促公平、提質量,確保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的同時,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的熱情,積極探索更多更好智慧養老、醫養康養融合、公建民營等運營服務模式,助推區域聯合、要素聯合、資本聯合。
養老服務切口雖小,卻承載著民生福祉和社會發展巨大變化。面向未來,相信老年人晚年生活會更加健康快樂、幸福美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民政局為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培育人才
為改進作風狠抓落實,用心用情用力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數,拉薩市民政局積極培養政治堅定、素質優良、作風過硬的高素質養老服務人才,為拉薩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核人力支撐。 [詳細] -
青海制定若干措施助積石山地震災區零就業家庭
記者24日從青海省人社廳獲悉,青海制定若干措施助積石山6.2級地震災區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 [詳細] -
西藏初步形成多元養老服務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