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木錯水上鉆探平臺(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近日,記者從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發布會上獲悉,守護水塔——“一原兩湖三江”重大標志性科考活動主體任務在拉薩正式啟動。
據介紹,此次科考活動聚焦于普若崗日冰原(一原)、色林錯—納木錯(兩湖)以及長江源—怒江源—雅江源(三江)等關鍵區域,通過多任務、多學科、多手段的綜合考察研究,深入探索亞洲水塔的變化及其影響,以及生態系統與碳循環、高山環境與健康、資源能源遠景、構造與環境演化、綠色可持續發展途徑等地球系統科學問題。
“一原兩湖三江”地區作為亞洲水塔的核心區,擁有世界上中低緯度面積最大的冰原、數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以及惠及全球人口最多的大江大河源頭。該區域氣候環境復雜多變,生態系統脆弱,同時又是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區域。
據了解,本次科考活動由10位國內外院士領銜,400多名科考隊員參與,分為6個科考分隊15個科考小組,將致力于揭示冰川物質能量變化的過程和機理,研究百萬年來氣候環境變化歷史,探討氣候變化下冰川消融、徑流變化和湖泊擴張的相互響應機制,以及徑流組分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理及其對區域水網的影響。
科考活動將通過一系列創新性的觀測和實驗手段,如浮空艇觀測平臺、冰面原位觀測、湖芯鉆取、人工增雪試驗等,獲取不同時間尺度的冰芯氣候記錄,高分辨率揭示不同氣候背景下的冰川演化歷史。同時,科考分隊還將對多年凍土區的植被和土壤進行全面考察,填補多年凍土區碳循環監測的空白,研究冰緣帶植物多樣性及其變化,為保護冰緣帶植物多樣性提供科學依據。
此外,科考活動將關注高山環境與健康問題,探討云—氣溶膠相互作用及其對青藏高原升溫速率的影響,分析急進高原人群的高海拔適應生理特征。此次科考活動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繼“巔峰使命”極高海拔系列綜合科考活動后的又一重大標志性活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