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集各方之智助力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
日前,青海省就推進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舉辦政黨協商會議。
濕地是珍貴的自然資源、重要的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目前,青海省濕地面積為712.39萬公項,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12.64%,建有青海湖鳥島、扎陵湖、鄂陵湖、隆寶灘4處國際重要濕地,建成20處濕地公園、32處省級重要濕地。
“位于青海玉樹的長江源查旦濕地,是迄今所知世界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中低緯度高原濕地,以泥碳濕地鳥類、珍稀野生動物棲息地及特有魚類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九三學社青海省委主委朱春云由此建議,積極申報該濕地為國際重要濕地,建立大氣氣象觀測體系,設立凍土冰川觀測站,建設泥炭濕地保護紅線區域。
“目前,濕地科技創新、科技支撐能力有待提高。”青海省知聯會理事、青海大學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吳桂玲建議,持續加強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保護和受損濕地景觀格局恢復,濕地原生植被保護修復及濕地植物群落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研究。
“截至去年底,全省12.6萬戶民營企業中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創新、研發的民營企業達2.5萬余戶,約占全省企業總量的20%。”青海省工商聯主席李青稱,應積極解決民營企業參與生態環保治理過程中的矛盾與困境。
會議中,青海省級各民主黨派參會代表陸續建言獻策,內容涵蓋《青海省濕地保護條例》、建立健全濕地生態系統保護管理體系、做好濕地管護基礎工作、建設濕地人才培訓基地、探索“濕地托管”經營模式、高標準創建青海湖濕地類型國家公園等方面。
“長期以來,青海省大力推進濕地保護、分級管理、資源監管保護修復、監測評估等五大體系建設,濕地保護走在了全國前列。這其中,廣大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貢獻出的力量不可或缺。”青海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班果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促進生態建設 共護西藏碧水藍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并強調:“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詳細] -
洞庭湖300萬歐美黑楊全被砍倒:當年“瘋狂種樹”
近300萬根歐美黑楊倒下了。2017年12月31日,這是中央環保督察要求湖南全部清理洞庭湖濕地9萬多畝歐美黑楊的“大限”。[詳細] -
海南部分濕地遭房地產開發蠶食 多陷“三無”處境
海南部分濕地遭房地產開發蠶食濕地資源保護管理“無機構、無人員、無經費”狀態須引起重視濕地,素有“地球之腎”之稱,具有多種獨特功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