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生態

    山清水秀家園美 綠野無垠生態佳

    發布時間:2022-08-22 16:44:00來源: 青海日報

      連綿起伏的山川蔥蘢青翠,浩瀚縹緲的湖水碧波蕩漾,各民族群眾在高原大地休戚與共、和睦相處,這里是遼闊大美的青海,是綠色發展的青海,是自信開放的青海。

      “建設國家公園,踐行生態文明。國家公園是青海的,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8月7日至15日,由青海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青海這十年”中外媒體聯合采訪活動舉行,18家中央外宣媒體、境外媒體和部分省主要新聞媒體的記者走進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湖國家公園和海東市部分區縣感受青海十年巨變。

      中外媒體記者與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當地干部群眾面對面交流,談變化、話發展、聊民生,他們用手中的筆和鏡頭全面、立體、多角度反映青海十年來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的顯著成效,以及青海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輝煌成就。

      祁連山下,

      了解國家公園建設成效

      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自東向西分布著40個標準化建設的管護站。采訪的第一站來到了寺溝管護站,在這里我們見到了三位年輕的管護員——牛抓西文學、張生有、藺建英。

      他們各有所長,大學畢業也曾在城市工作,但最后都不約而同選擇回到家鄉當了一名生態管護員。問其原因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熱愛家鄉,想回來守護好家鄉的山水。剛20出頭的年紀,年輕的管護員們在守護山林中找到了人生價值,也成了未來保護生態的生力軍。

      在青陽溝管護站,大家見到了一支由30多名女性組成的女子管護隊。她們每天要往返幾十公里的路程進行巡護,排查森林草原火災隱患、防止濫砍伐樹木、保護野生動物等,她們是守護祁連山下好風光的“巾幗衛士”。

      管護站是國家公園最基本的組成單位,生態管護員是生態保護的最中堅力量。如今,科技正給生態管護帶來更多便利。在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2000余臺相機密切關注珍稀動植物,110處“空中崗哨”全天守護綠水青山,還有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王大軍教授等所帶領的科研團隊對動植物開展專項研究。

      國家公園是地球家園的自然瑰寶,是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項重要舉措。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建共享,大家共同守護祁連山原生之美,共同為國家公園建設出把力,建設屬于自己的國家公園。

      “十年耕耘青海已經搭建起以生態文明為核心的有青海特色的文化框架,其中山水文化、農牧文化、體育文化等有機結合,極大豐富了青海生態文明的內涵。”法國《歐洲時報》駐北京代表處主任馬林說。

      大湖之畔,

      見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夕陽西下,青海湖仙女灣景區美麗浪漫到令人不可思議。大朵的白云鑲嵌著耀眼的金邊,一望無際的湖面與天空自然交匯,眼前自由生長的水草、遠處自由嬉戲的禽鳥,以及天邊繾綣的云朵,處處都透露著原生態之美。

      “咔嚓”“咔嚓”……巴西《南美僑報》特約記者孫晨慧不停按下相機快門,將此刻永遠記錄下來。在南美僑報網上,一組標題為《跟著我們游青海湖 夢幻如天空之境》的組圖引來諸多海外華人和僑胞的關注點贊。

      在青海湖裸鯉布哈河黑馬河增殖實驗站,記者們看到了今年最后一批即將送往西寧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的300萬尾裸鯉魚苗。“2017年以來,我省在青海湖裸鯉洄游產卵場所沙柳河、泉吉河等地相繼實施人工增殖實驗站項目,先后5次實施封湖育魚。2021年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較2017年增加33.6%,達到10.85萬噸。”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高級工程師俞錄賢介紹說。

      每年5月底至8月,在位于青海湖北岸的剛察縣沙柳河國家濕地公園內,湟魚洄游這一奇觀屢屢上演。眼下湟魚洄游已過時節,但沙柳河上,成群的棕頭鷗歡樂鳴叫、翩翩起舞,不禁讓人感嘆這里真的是“魚鳥天堂”。

      普氏原羚作為青海湖旗艦物種,當前數量已從2001年的300多只恢復到2021年的2800余只。以哈爾蓋普氏原羚特護區和南岸保護站普氏原羚救護中心為重點區域,當地牧民也主動加入到野生動物的救助當中,給普氏原羚的生存提供了良好條件。

      “我所學專業是醫學,此行采訪我們去了好幾個野生動物救助站,從專業角度看,救助站的功能與空間設計以及整體安排都非常專業,各科室齊全,功能完備,醫療流程規范。政府對于祁連山國家公園的重視程度和投入之大,通過這些野生動物救助站可見一斑。”柬埔寨《亞太時報》副主編魏來說。

      湟水之濱,

      感受民生改善永不止步

      離開國家公園,中外媒體記者走進河湟谷地,在這里感知土鄉人民的小康故事,感受鄉村旅游的發展活力。

      “阿姨,能面對鏡頭向大家介紹下您正在做什么嗎?”8月13日,在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盤繡園里,菲律賓華商縱橫傳媒記者鄧燕和一位正在飛針走線的繡娘聊了起來。

      “老人眼神真好,針腳非常勻稱,色彩搭配明艷。老人家說的是土語,雖說語言不通,但從老人家和藹可親的眼神和滿面的笑容里我看到了幸福。”菲律賓華商縱橫傳媒記者鄧燕參觀完整個村子,感嘆道“班彥村富裕了,班彥村的群眾好幸福!”

      在班彥村村史館,大家通過一件件實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全面了解班彥村的“蝶變”歷程。隨后還參觀了村電商服務中心、酩餾酒坊、盤繡園等特色產業園等。

      “作為一個第一次踏足青海的‘新人’,一路上壯麗的祁連山,秀美的青海湖,熱情豪爽的青海人,還有可愛的神奇動物,建設小康與生態保護的成效,都歷歷在目。作為一名來自日本華文媒體的新聞工作者,希望能為青海對外宣傳盡一份力,希望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了解一個真實并充滿魅力的青海。”日本《東方新報》特派記者杜雅楠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国产狼人视频|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selao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香蕉v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先锋影音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老司机免费午夜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 人妻在线日韩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在线电影国产精品|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久久96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 久九九久福利精品视频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国产亚洲精品精华液| 麻豆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久久国产精品鲁丝片| 99热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