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名單公布。這一榮譽不僅是對軍民團結成就的表彰,更是對新時代雙擁工作軍地攜手共建、軍民共享共融的生動注解。
從西藏自治區各駐軍部隊與群眾攜手共建“雙擁林”,到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以營造氛圍為“基”,全力打造特色點位,營造濃厚雙擁氛圍;從江蘇省南通市持續打造“通通優軍”服務品牌,15分鐘擁軍服務圈實現鎮級全覆蓋,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積極探索“三社聯動”和“互聯網+雙擁”機制;從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創造“1+3”工作模式,將“東北抗聯”精神、“東北小延安”文化等紅色基因融入雙擁創建,到福建省廈門市常態化開展“雙擁在基層”“情系邊海防”“情暖軍嫂”“城艦共建”等活動……全國各地雙擁工作正以多元形式,用實踐回應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軍地雙方要密切協作,鞏固發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共同續寫愛我人民愛我軍的時代新篇”的深切囑托。
雙擁工作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服務中始終發揮著“穩定器”作用。延安時期,母親送兒上戰場,妻子送郎打東洋。淮海戰役中,在通向戰爭前線的各條運輸線上,幾百萬人民群眾奮勇支前,推著小推車運輸物資的場景,均印證了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永遠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
如今,這一傳統在抗震救災、疫情防控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中持續發揚。1月7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西藏軍區某團第一支救援力量抵達震區,與定日縣民兵一起展開排查,全力搜救;2月8日,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發生山體滑坡,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持續奮戰搶險救災一線,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次次“最美逆行”的壯舉,一個個堅守戰位的身姿,一聲聲“解放軍來了”的安心,正是人民子弟兵向險而行,與人民群眾并肩戰斗、眾志成城的生動詮釋。
軍民融合構建深度發展格局,標志著雙擁工作進入新階段。青島為保障海軍戰略母港建設,一年內完成6個村莊、1429戶村民全部搬出,打造了搬遷工程的“青島奇跡”;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雙擁主題公園、“將軍墻”、軍人驛站等,獨具特色的擁軍崇軍名片隨處可見,親情化的服務保障故事處處都能聽到,尊崇軍人職業、尊重退役軍人的時代風尚融入城市肌理;四川省成都市開啟“千行百業”匯聚擁軍合力,創新“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全民參與”模式,推動雙擁工作從“服務備戰”向“戰力保障”升級,從“傳統擁軍”向“科技擁軍”躍遷……這些實踐表明,雙擁工作已從單純擁軍優屬,升級為軍地資源統籌、產業協同、社會治理的全方位融合。
雙擁模范城市的榮譽,既是對過去的褒獎,更是對未來的期許。當多座城市以軍民團結為紐帶,將國防建設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必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創造出新的更大輝煌。(中國西藏網 文/周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