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援藏是推動西藏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各援藏省市立足西藏特色、聚焦產業提質增效,發揮政策和資源雙優勢,積極打造內外發展雙動能,與時俱進完善、創新援助模式,實現從“輸血式”幫扶到“造血式”發展,從單一項目支持到全產業鏈培育的轉變,推動雪域高原實現產業興藏、產業富民,走上綠色化數字化現代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產業援藏重在精準發力。西藏清潔能源資源得天獨厚,太陽能、風能等蘊藏量巨大,但長期以來受制于產業鏈短板,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這一矛盾在產業援藏的創新實踐中找到了突破口。援藏省市因地制宜,將技術、資金、人才引進西藏,促成西藏首個清潔能源裝備制造基地落戶,不僅填補了西藏在清潔能源裝備制造領域的空白,更構建起從裝備生產到能源開發的完整產業鏈,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援藏建設的昌都零碳產業園開創“產業增值反哺生態”的新模式,讓“陽光”“風”“水”真正轉化為發展動能,實現了資源價值最大化,成為西藏綠色轉型的關鍵抓手。
產業援藏的關鍵一招,在于抓住“特色”二字做足文章。高原輕工業的發展充分彰顯了產業援藏對特色資源的深度挖掘。西藏牦牛奶、青稞、藏藥等高原特色物產資源豐富,援藏省市通過引入先進加工技術與管理經驗,推動高原輕工業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同時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高原輕工業的蓬勃發展,也讓西藏特色物產走出高原、走向全國市場,成為西藏經濟新的增長點。
產業融合釋放出乘數效應,激發工業發展活力。在拉薩的吞彌現代農業產業園,北京援藏力量推動形成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體系;在那曲,浙江寧波援藏工作組助力引入現代化制衣工廠,帶動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這種產業融合模式打破了產業間的壁壘,促進了資源高效配置與產業協同升級。農業為工業提供原料,工業反哺農業實現增值,服務業則貫通全產業鏈,形成相互促進、良性循環的發展格局。產業融合發展不僅推動了西藏工業的轉型升級,更提升了產業整體競爭力,為西藏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活力。
產業興,西藏興。產業援藏為西藏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新型工業體系的建立作出了積極貢獻,促進西藏特色產業做大做強,也成為西藏實現穩定發展、興邊富民和新質生產力建設的重要引擎。(作者系西藏民族大學財經學院院長、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