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新聞

    1元能保600萬?揭秘互聯網保險營銷的文字游戲

    發布時間:2023-04-26 08:50: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25日消息(記者 劉經宇)今年3月,北京的許杰收到朋友轉發的一條泰康在線保險“長生保”的鏈接,頁面顯示可領取“免費福利大禮包,且限量贈送,領完為止”。

      許杰點開鏈接,按照指定步驟,支付了3.3元。本以為投保過程就此結束,但他很快收到短信,被通知此后每月要扣除保費98.17元,累計扣費11個月。4月24日,泰康在線保險的客服人員對記者表示,在微信上購買保險支付首月保費時,大多會默認勾選“微信自動付費”的服務,按月扣費,消費者可能沒有注意這個功能。

      不僅泰康在線保險,央廣網近日調查還發現,部分保險公司、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互聯網保險營銷宣傳廣告,存在過度營銷、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等諸多亂象,導致出現大量保險消費糾紛。其中“首月1元”“免費贈險”等方式對消費者的誤導尤其明顯。

      早在2021年8月,銀保監會就曾下發《關于開展互聯網保險亂象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重點整治銷售誤導(欺騙消費者、投保告知不充分、隱瞞承保信息等)、強制搭售(誘導銷售、套路續費等)、費用虛高、違規經營和用戶信息泄露等突出問題。

      互聯網保險營銷的文字游戲

      同許杰一樣,劉成也碰到類似遭遇。2022年4月,劉成在某軟件充話費時,看到一個領取2元優惠券的活動。按照要求做完任務后,他獲取一個“30日免費保險”的獎勵,并未多想便點擊了領取。劉成向記者確認,在此過程中,自己并未填寫任何個人信息。

      直到2023年3月,劉成無意間發現每月都被自動扣除一筆保險費,扣款金額是16.3元。仔細查看后,才發現正是上次參加的“30天免費保險”活動,在該活動生效后,便按月自動扣費。

      劉成提供的繳費記錄顯示,其所購保險是眾安保險旗下的無憂保綜合意外險。眾安保險官網顯示,截至2021年底,眾安服務超過5億用戶,累計出具約427億張保單。

      4月22日,記者在某App上刷到一則眾安保險廣告,其廣告頁面顯示,該保險名為眾安百萬醫療險基礎版,“最高600萬醫療保障,保費每月僅需1元起,以后每月保費相同。”

      

      眾安保險在視頻廣告上稱每月保費1元起(央廣網發 記者截圖)

      記者輸入手機號和驗證碼后,頁面顯示“僅差一步,享600萬保障”。此時,頁面下方仍然顯示每月僅需1元起的字樣。申請開通后,費用卻從1元變為每月保費2.16元。

      記者注意到,在選擇付款后,彈出的頁面顯示是“最后一步,閱讀投保文件。”而頁面文件分為健康告知、免責說明書、投保須知和重要提示四項,只需點擊最下方的“我已逐頁閱讀并確認完全符合健康告知內容”即可。

      隨后,頁面會跳轉出開通眾安百萬醫療保險自動續費功能的提示。點擊確認后即可付款。

      在支付2.16元后,該頁面不斷跳轉出升級保障的相關提示,隨后記者選擇同意升級并再次付款。

      記者在眾安保險App的保單頁面中看到,所購保險名為“眾安百萬醫療保險2022版”,點擊保單頁中的“去繳費”選項,該保單為期一年,目前累計繳費2.16元,但下期應繳費用已變為30元。

      保險行業工作人員張銘告訴記者,這種網絡營銷方式主要是通過文字游戲在規避風險的同時誤導消費者,從而達到營銷目的。“很多人誤以為這個保險就是1元購買,實際上廣告中寫明是1元起,第一次付款確實只付一兩塊錢,但消費者已經開通了自動扣費功能,后面每個月扣費的價格就高了。”

      北京市中高盛律師事務所保險專業律師李濱告訴記者,這是互聯網保險營銷中常見的消費陷阱,消費者看到此類保險廣告后,往往被其中“1元保險”等字樣吸引,出于這種心理,在投保過程中往往想盡快完成操作,不會太仔細查看內容,便快速點擊確認。

      1元真能賠600萬?

      “廣告宣傳中說,花多少賠多少,最高可賠600萬。”許杰說,他仔細研究了保險規則,該保險的賠付前提是在生病時,先通過醫保支付9萬元才行,并且賠付比例只有30%。也就是說,生病花費10萬,才可以賠付3000元。“這要得啥病,我才能用這個保險賠到錢?”

      4月24日,泰康在線保險的客服人員對記者表示,像許杰這類情況,首月支付了3.3元,但后續保費變高,可能是在購買保險后選擇了升級服務。

      眾安保險的客服人員向記者表示,雖然廣告宣傳中說1元起,但實際繳納保費時會根據投保人年齡做出區分。按記者年齡段,投保金額為每月2.16元,但這僅是該險種基礎版的保費。

      該客服人員稱,如果只用基礎版保險,不進行升級,后續每月確實只有2.16元保費。但在賠付時,投保人有7萬元的免賠額,賠付比例只有30%。對方舉例,如果生病住院使用醫保后共計花費10萬元,在賠付時先減去7萬的免賠額,然后賠付剩余金額的30%,也就是只賠9000元。

      該客服人員還稱,完成升級后,免賠額會降至1萬元,剩余部分在責任范圍內的可百分百賠付,也就是同樣看病花費10萬元,升級后可以賠付9萬元。

      

      記者完成保險升級后,次月保費從2.16元變為30元(央廣網發 記者截圖)

      上述客服人員表示,不管是否升級保險,都可以享受最高600萬的保額。記者算了一筆賬,對于基礎版用戶而言,只有生病花銷在2000萬以上,才可能拿到600萬賠付。

      在李濱看來,一款正常的保險產品,名稱、保險責任、保險金額、保險費等信息都應詳細展示給消費者。其中,保險條款的全文包括說明書、免責提示等內容都應強制投保人進行瀏覽,否則無法進入下一個程序。

      “消費者正常購買保險時,保險公司都會要求消費者本身不存在某些基礎疾病、健康隱患,否則保險公司會拒保。”李濱說,在線上操作時,如果消費者不了解相關規定,就直接點擊了確認,然后付款。保險公司在需要賠付時,就可能會以“未如實告知”為由解除合同,隨后退保,但不會退保費。

      “我們年輕人還好一些,起碼注意到自動扣費,知道找保險公司退錢。如果老人碰到這些,肯定發現不了。”劉成說。

      不會虧錢的保險公司

      劉成介紹,他父母早給自己買了保險,沒必要再單獨買保險。當時完全是因為看到免費活動,隨手點了一下,沒想到后續還要扣費。

      他告訴記者,自己發現自動扣費后,就在某平臺進行投訴,眾安保險的客服人員很快聯系自己,最后退回了保費。

      李濱表示,近年來,部分保險公司通過這種網絡營銷模式擴大保險銷量,進而牟利的情況已經發生多起。其實,線上保險就是簡化締約的程序,以最便利的方式完成保險合同的訂立和首期保費的收取。

      他稱,在這個締約過程中,保險公司省略了向消費者對于產品保險責任的描述及免責條款的明確說明和提示義務,嚴重侵犯了保險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然后,保險公司通過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方式,以全程誤導為輔助,再以增加退保難度的方式進行保險銷售。

      李濱表示,一般保險公司會將此類業務委托給技術公司和中介公司,比如保險代理公司或經紀公司,它們通過社交平臺、短信等方式進行推廣,完成線上的承保工作和保險銷售工作。在這個過程中,部分保險公司或銷售機構還可能會涉嫌從社交平臺獲取消費者的身份信息。

      張銘告訴記者,不少消費者發現被自動扣費后想要退保,可能會因合同中某些條款,導致無法全額退款,“不管怎么操作,保險公司肯定不會虧錢。”

      屢禁不止的不實宣傳

      近年來,互聯網平臺頻繁出現宣傳“零首付”“低首付”“首月僅為X元”等字樣,卻沒有全面展示保費繳納整體情況。

      2020年,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于安心財險、輕松保經紀、津投經紀、保多多經紀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的通報。通報稱檢查發現,上述機構在宣傳銷售短期健康險產品中,存在“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實宣傳(實際是將首月保費均攤至后期保費),或首月多收保費等問題。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保險法中“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準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欺騙投保人”等相關規定。

      銀保監會指出,上述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基本權利,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銀保監會曾通報“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實宣傳(央廣網發 記者截圖)

      針對互聯網保險亂象,銀保監會已多次發文整治。2020年6月底發布《關于規范互聯網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對保險機構互聯網銷售過程管理等方面都作出具體要求。

      2021年8月,銀保監會下發的《關于開展互聯網保險亂象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重點整治銷售誤導(欺騙消費者、投保告知不充分、隱瞞承保信息等)、強制搭售(誘導銷售、套路續費等)、費用虛高、違規經營和用戶信息泄露等突出問題。

      近日,銀保監會下發的《關于開展保險機構銷售人員互聯網營銷宣傳合規性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自4月3日起,各保險機構就互聯網營銷宣傳開展為期3個月的自查整改工作。

      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副秘書長宋占軍表示,2019年以來,銀保監會及各保監會通過風險提示、規范性文件、行政處罰等方式持續整治過這類問題,但依然有部分保險公司游走在監管政策的邊緣,以促銷等方式向消費者提供短期免費保障,在消費者沒有充分知情的情況下,引導消費者升級保障,由免費保險轉入付費業務。

      宋占軍認為,監管部門應加強互聯網保險業務的輿情監管,通過監測“首月0元”“1元保”等投訴,及時處罰違規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平臺。另外,消費者也應充分評估互聯網人身保險產品的需求匹配性,在平臺購買過程中仔細閱讀相應條款。

      (文中許杰、劉成、張銘為化名)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网站|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国产精品H片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 日韩久久久久久中文人妻|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99re最新在线精品|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动漫| 色噜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V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无码|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99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免费| 欧美黑人巨大精品videos|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国产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拍|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一 |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