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人工智能+”來臨,就業有何新機遇

    發布時間:2024-03-18 10:2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新質生產力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不僅政府工作報告著墨頗多,代表委員也非常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對新質生產力帶來的就業機會和挑戰尤為關心。在他看來,有必要“針對未來可能被人工智能大量替代的行業和崗位,對勞動力培養及再就業做專項研究,并且提前、主動做好應對”。

      劉慶峰身處的人工智能領域,是目前最受關注、競爭也最為激烈的行業之一。作為中國最早的大學生創業者之一,他不僅關心國家即將開展的“人工智能+”行動,更關心人工智能會如何影響每個人的工作飯碗。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在一些代表委員看來,新質生產力不僅意味著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還意味著就業的新機遇、新挑戰和新潮流。

      “AI+X”人才需求涌現

      AI大模型是當前人工智能競爭的最前沿,也是激發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

      今年以來,一些科技企業嘗試將AI大模型與智能手機結合,打造AI手機。前不久發布的《AI手機白皮書》預測,新一代AI手機將帶來存儲、屏幕、影像設備的硬件升級和成本提升,帶動智能手機平均售價上升;2024年中國市場新一代AI手機出貨量將達到3700萬臺,2027年將達到1.5億臺,且新一代AI手機所占市場份額超過50%。

      為調研AI大模型的最新進展,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東南大學副校長金石與多位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專程到一家頭部手機企業調研AI手機發展情況。在調研后的座談會上,金石呼吁這類企業與頭部高校緊密合作,通過工學交替等形式,共同培養面向未來的復合型人才。

      這樣的呼吁有現實考慮。據他介紹,目前國內高校在培養人工智能人才時會遇到現實困難:構建自己的AI大模型往往受限于GPU顯卡等硬件限制,“要去購買什么(設備)它都不賣給你,整個(大模型)訓練只能勉強進行”。借著這次調研機會,他拋出了校企合作的設想:讓學生在校學完基礎課程以后,就到企業參與更前沿的技術開發,參與AI大模型等相關工作,培養面向未來的“AI+X”人才。

      “人工智能是打造新質生產力的主要陣地,是新的工業革命。”在上述調研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世忠也談到,人工智能進展快速,但相應的治理也非常重要,背后存在著巨大的人才需求。

      需主動應對“人工智能+”對就業影響

      “新質生產力的源頭在科技創新,落腳點在產業升級,關鍵因素在人才支撐。”全國政協委員、知乎創始人周源談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不僅需要“高精尖缺”的科技人才,還要有一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等。

      這與產業一線管理者的切身體會不謀而合。近年來,新能源企業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科技行業的一家頭部企業聯合研發了AGV智能調度系統,不僅完全實現了AGV代替高強度的人工搬運,還讓生產過程可管可控、可分析。該企業智能制造業務經理張濤介紹,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的車間只需十幾名工程師便可應對以往耗費大量人力的工作,不過對一線勞動的工程師要求也更高了,他們往往需要掌握計算機編程語言,學習計算機、數學、電子、控制工程等相關專業技能。

      這也是當前許多行業領域普遍面臨的新挑戰:隨著“黑燈工廠”越來越多、無人駕駛逐漸落地、“機器換人”越發普遍,許多工作崗位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對勞動者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該如何應對?

      針對未來可能被人工智能大量替代的行業和崗位,劉慶峰建議,對勞動力培養及再就業作專項研究,并且提前、主動做好應對。關注通用人工智能對社會各行業帶來的沖擊,加快建設新的人才能力素質模型和課程培養體系,特別是加快對通用人工智能賦能軟件代碼、語言學習、藝術創意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此前,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也公開提及,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要打造新型勞動者隊伍,包括能夠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人才和能夠熟練掌握新質生產資料的應用型人才。

      新的就業形態層出不窮

      數字化、智能化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人力投入,卻也催生了一大批新的就業機會。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測算,未來5年全球企業預計創造約6900萬個新的工作崗位。增長最快的工作類型絕大多數由人工智能和數字化驅動。

      會堂連著民生。前些天,身在廣州的服裝主播李福佳也在關注著全國兩會,讓她印象頗為深刻的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她看來,這意味著自己的生意將有更多新的可能,也將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李福佳在服裝行業打拼了十幾年,最早在服裝批發市場租檔口開店,新冠疫情期間嘗試開通直播攬客,就此搭上數字經濟的快車。如今,她的直播團隊不僅包括選品、直播、發貨、售后等不同崗位,還帶動了3個大型工廠、10余個小工廠累計上千人的就業。

      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路上,新的就業形態層出不窮。以直播為例,據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發布的《短視頻直播生態催生新職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報告》測算,短視頻直播生態孕育和催生了174個新職業,創造了“互聯網營銷師”“探店達人”“互聯網招聘師”等諸多就業機會,涵蓋主播、助播、選品師等30多種新職業形態。

      在全國政協委員、知乎創始人周源看來,我國正在誕生大約4億的“新職人”群體,他們普遍受過高等教育,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和專業經驗技能,從事先進制造業和第三產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擁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專業經驗技能的強大動力。需要認真研究“新職人”群體的特點和訴求,為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提升服務,這是幫助我國從人口紅利轉向人才紅利,拉動未來產業發展和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林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久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9|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中国精品videossex中国高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三卡四卡|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97|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99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又爽又黄|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久久66热这里只会有精品| 99精品视频99| 揄拍自拍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99|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