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新接船舶訂單,約半數采用新能源清潔能源

    發布時間:2023-11-23 09:56:00來源: 人民日報

      我國新接船舶訂單,約半數采用新能源清潔能源

      綠色船舶駛入發展快速航道(經濟新方位)

      蔚藍海洋上,大河航道中,各種類型的綠色船舶應用電力、混合動力和清潔能源起航,為綠色發展提供不同類型的節能環保型航運方案。

      今年4月,中國船舶集團與法國達飛海運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包括建造12艘甲醇雙燃料動力大型集裝箱船和4艘LNG(液化天然氣)雙燃料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兩國在綠色低碳領域合作取得新進展。

      10月11日,我國首艘氫燃料電池動力示范船——“三峽氫舟1”號,在湖北宜昌三峽游客中心(九碼頭)完成首航,這標志著氫燃料電池技術在我國內河船舶應用實現零的突破。

      從遠洋到內河,綠色船舶為何受到青睞?目前,綠色船舶生產和研發有哪些新突破?日前,記者對業內人士進行采訪。

      緊跟綠色低碳趨勢

      研發突破訂單增多

      今年以來,瞄準低碳清潔燃料動力,造船業牽手海運公司動作頻頻,綠色船舶不斷取得新進展。

      LNG燃料領域,上半年,滬東中華累計交付大型LNG運輸船9艘,新接訂單金額超200億元。中國船企在全球大型LNG運輸船的市場份額已提升至35%;

      動力電池方面,7月26日,由揚州中遠海運重工承建的全球最大700標箱純電動力集裝箱船出塢下水,續航能力達到380公里,可實現全程純電航行;

      甲醇燃料方向,7月,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河柴重工公司自主研發的國產甲醇燃料發動機首次點火成功,預計首型國產甲醇雙燃料低速機產品將在2025年推出……

      不同技術路徑的背后,是同樣的綠色發展理念。“綠色船舶,即采用先進技術或使用新能源清潔能源降低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的船舶。”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綠色船舶的主要特點一是環境友好,船舶產生的污染物少或能得到有效處置;二是節能高效,船舶能效水平較高,運營更節能;三是技術先進,通常采用技術手段或清潔能源提升船舶綠色水平。

      作為全球第一造船大國,近年來,我國船舶工業緊跟綠色低碳發展大勢,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發展迅速,綠色船舶占比穩步提升。

      看增長趨勢,當前我國交付的新造船舶中,采用新能源清潔能源的船舶占比為15.6%,新接訂單中這一占比達到50%左右。隨著國際上各類減排措施實施,兩項占比還將繼續擴大。

      看具體領域,LNG動力船舶應用已較為廣泛,甲醇動力船舶已進入實船應用階段;鋰電池動力船舶正處在發展起步期。此外,近3年交付船舶中,水動力節能裝置使用比例達到68.8%,并實現關鍵技術裝備自主可控。

      促進海運節能減排

      推動船舶提檔升級

      造船業、海運商為何紛紛將目光投向綠色動力?

      一方面,船舶綠色化將有力促進海運減排。

      “當前,全球貿易量的80%以上通過海運完成,綠色低碳已成為船舶航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7月,國際海事組織通過了新的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提出到2050年左右實現國際航運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愿景。使用綠色替代燃料,是實現減排的重要路徑。

      另一方面,船舶綠色化也將有效推動客貨運船舶提檔升級。

      “作為客貨運的重要載體,綠色船舶的發展對加快老舊船舶淘汰改造,促進港口綠色配套設施建設,以及推動水運設施標準升級等起到了關鍵作用。”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負責人說。

      以不久前完成首航的“三峽氫舟1”號為例,該船為鋼鋁復合結構,乘客定額80人,主要采用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額定輸出功率500千瓦,最高航速28公里/小時,巡航航速20公里/小時,續航里程可達200公里。據測算,“三峽氫舟1”號相比傳統燃油動力船舶,預計每年可替代燃油103.16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3.67噸。

      “三峽氫舟1”號的能源補給站為位于三峽工程下游楊家灣碼頭的“中國三峽綠電綠氫示范站”,這是國內首個內河碼頭型制氫加氫一體站,利用三峽電站發出的清潔電能進行電解水制氫,氫氣經過壓縮、儲存、加注等環節,直接供給氫能源船舶。

      “水運自身具有運能大、污染少、能耗低等綠色低碳方面的比較優勢,船舶作為水運行業中的主要運輸裝備,其綠色化水平的提升將進一步凸顯這一優勢。”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全國內河已發展LNG動力船460余艘。上海、江蘇、湖北等省市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電動船舶發展。中遠海運集團等企業正積極開展換電模式電動集裝箱船試點,甲醇、氫燃料電池等動力船舶也在試點發展。

      靠港岸電系統的完善讓更多船舶用上綠色能源。上半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港口和水上服務區岸電使用量超5000萬千瓦時。2021年以來累計完成近1.3萬艘船舶改造,其中游輪、商品汽車滾裝船和集裝箱船實現受電設施全覆蓋。

      “作為世界航運大國,我國應抓住2020年至2030年這個加速突破綠色船舶核心技術的關鍵窗口期,加快向海運強國邁進,為實現綠色船舶產業化打好基礎。”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支持相關技術發展

      構建綠色交通體系

      受益于日趨完善的法規體系和不斷進步的建造技術,近年來我國綠色船舶駛入發展快速航道。但總體看,當前綠色船舶規模還較小,完全走向市場化、規模化、產業化仍任重道遠。

      “建造和運營成本高是原因之一。”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負責人說,從調研情況看,綠色船舶建造成本遠高于燃油船舶。例如,LNG燃料動力船舶較新建同等噸級的柴油動力船舶成本增加近40%。且受市場波動影響,LNG階段性價格高于燃油,一定程度上挫傷船東應用積極性。

      “一些綠色船舶技術總體上還不太成熟。”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一些綠色船舶技術總體上還不太成熟,比如氨燃料船舶應用前景好,但氨燃料發動機還處于研發試驗期。加之全球航運需協同發展、船舶使用壽命較長等因素,綠色燃料的選擇和替代仍需較長時間。

      不過,無論是推動水運業高質量發展,還是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運輸體系,綠色低碳已成為船舶航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下一步,應加快完善綠色船舶發展的技術標準,開展示范應用、商業推廣,并積極爭取相關財稅優惠政策,支持引導船運企業加快建改造綠色船舶。”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有關負責人說,同時,加大綠色船舶關鍵技術和裝備科研攻關,完善相關服務配套設施,為綠色船舶提供高效便捷的運營服務,從而更好搶占綠色船舶國際競爭優勢,加快我國向海運強國發展。(人民日報記者 韓 鑫)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 日韩高清在线日韩大片观看网址|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手机看片日韩福利| 精品69久久久久久99| 国产a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 网友偷拍日韩精品| 日韩一级黄色录像|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视| 日韩一品在线播放视频一品免费| 激情啪啪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加勒比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在线观看自拍少妇精品|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日韩中文在线视频|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7777久久久国产精品消防器材|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日韩视频在线一区|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版码免费福利视频|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下载|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