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農人”返鄉挑起“金扁擔”

    發布時間:2023-11-06 09:45:00來源: 人民日報

      “新農人”返鄉挑起“金扁擔”

      ——山東聊城青年返鄉一線見聞

      本報記者 王比學 李 蕊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耿店村,菜農老耿與兒子有過兩場比試。比的啥?老耿拍拍口袋:“看誰賺得多,錢袋子更鼓唄!”

      頭一場,留村種菜的老耿贏了,兒子辭掉城里工作,回村跟著老爹蓋棚種菜;過幾年,再比試,輸贏雙方調了過兒,老耿沖兒子豎起大拇指。

      兩場比試的背后,經歷了啥故事?近日,記者走進耿店村,聽聽菜農父子怎么講。

      “硬環境好了,人就愿意回鄉了”

      老耿大名耿遵良,年近花甲,大半輩子都在侍弄菜地。他給在外務工的兒子打電話,為的總是一件事:“回村種菜?!?/p>

      兒子名叫耿付達,30歲出頭,20來歲時赴蘇州打工。前幾年,接到父親的來電,他態度堅決,撂下兩字:“不回?!?/p>

      不愿回耿店村有原因。一個魯西小村,無水可依,無山可傍,只能圍著土地打轉。耿付達記得,老一輩種菜,用的是小土棚,光說通風,一張草苫子重80斤,早晨拉,晚上拽,汗珠子摔八瓣兒,卻落不著幾個錢。

      老耿為啥要勸兒子回村?原來,如今種菜可謂挑起“金扁擔”,農民腰包鼓起來了。

      “無特色稟賦的村子要發展,激活土地是關鍵。”耿店村黨支部書記耿遵珠說,前些年,村里將零散地塊統一整合,確定了深耕蔬菜產業的路子,集中改擴建高標準蔬菜大棚,領著村民到壽光學習新技術。

      告別小土棚,用上新大棚,老耿發現,種地變輕松了。大棚通風改用自動卷簾機,三四千斤重的棉被,一個按鈕就搞定。澆水、施肥、播種,設備代替人工,勞動強度降低,效益卻翻番。

      既然是“香餑餑”,年輕人仍不愿回村,這是為啥?耿付達吐露心聲:“農田設施跟不上,種大棚,得修路、通渠,樣樣都是麻煩事;基礎設施也不行,不愿回村走土路、住瓦房?!?/p>

      怎么改善?耿遵珠一一道來:“黨支部牽頭,修建農田設施。棚前路不好,村里給修整;水不淌,村里來開渠。硬環境好了,人就愿意回鄉了。蓋新樓、搬新房、建公園,村里環境大變樣?!?/p>

      老耿再打電話就硬氣多了,又深知兒子在外闖蕩不易,一年到頭攢不下幾個錢,2017年時便心生一計,兒子要強,那就來比一比:“誰賺得多,就聽誰的?!?/p>

      到年底,爺倆湊一塊,一比收入,老耿咧嘴樂了:自己賺了9萬元,兒子賺了6萬多元。

      “軟環境好了,心才能留在村里”

      2018年,耿付達回村了,計劃先建倆高標準大棚。可萬事開頭難,創業要本錢,又不想全靠父親“支援”。于是,父子二人敲響耿遵珠家門。

      老耿笑瞇瞇地開了腔:“俺聽說,現在政策好,建大棚有低息貸款?”

      以前,年輕人返鄉創業,家庭積蓄是主要資金來源。2018年,聊城市為返鄉青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茌平區設立返鄉青年創業專項基金,耿店村黨支部牽頭成立資金互助會,解決青年貸款難。

      耿付達順利申請到20余萬元。錢到賬了,棚建好了,豐收季到了,望著綠油油的辣椒,耿付達心里甜滋滋的。第一年,成功回本;接續投資,一口氣再建4個大棚。1個人、6個棚,擱以前他自個兒都不信:印象里,打理大棚太不易。

      一難在育苗。小時候,個頭不足鋤頭高,他就跟著父親下地,佝著腰、拿著锨,平出一塊地、撒上一把種子,辛苦不說,許多苗長著長著,葉子不支棱了。

      二難在賣菜。天蒙蒙亮,他還在睡夢中,父親就出發了,坐上拖拉機,駛出50多里地,到市里的批發市場賣菜;若不去,只能等菜販子來收,價還被壓得低。

      “軟環境好了,心才能留在村里?!惫⒆裰檎f,黨支部牽頭創建了綠冠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逐個破解難題——產前育苗難,合作社建起育苗場,年育苗能力達3000萬株;產中不懂技術,合作社統一來指導;產后賣菜難,村里建起綠冠蔬菜批發市場……

      “現在打個電話,就能訂苗;摘了辣椒,運到村頭市場,車來車往,客戶云集。從買苗到賣菜,不用出村都能解決!”耿付達直言:“多建幾個棚,賺得還多哩?!?/p>

      產業服務、生活服務越來越到位,留住了年輕人及其家庭。耿付達發現,村子漸漸有了“城鎮范兒”:建起幼兒園、小學、衛生院和養老院,吸引銀行、駕校來設點,從“一小”到“一老”,年輕人的家庭需求得到解決,安心留鄉謀發展。

      短短幾年,耿付達年收入超過40萬元,娶了媳婦、生了娃娃。老耿心里舒坦,拍拍兒子的肩:“早就喊你回村,幸虧聽俺的?!?/p>

      “市里把‘大學’開進村,后生都去聽聽課”

      這一日,村里開大會,耿遵珠面露喜色:“市里把‘大學’開進村,后生都去聽聽課。”

      耿付達一問才知道,耿店村這幾年有百余名“新農人”返鄉,村子年產蔬菜1.2萬噸,創業園吸引周邊400多人來打工。聊城市將耿店村經驗鋪開,全市各類鄉村人才5萬余人,成規模的返鄉創業村莊20余個,便又在耿店村創建鄉村實用人才培訓學院,授課內容涵蓋田間技能、電商銷售等。

      學成歸來,耿付達的大棚再升級,裝上智能軌道“小火車”、自動換風機等新設備。老耿看了,摸著腦袋嘟囔:“這么現代化了?”

      以前,耿付達總拿著本本,跟在父親后邊請教;現在,有時還要跟父親辯論一二。有一次,父子倆就病蟲害防治產生分歧。兒子說,專家提醒過,不能光打藥;可老耿是“老把式”,不服氣。倆人決定再比試比試。

      豐收時,棚里的辣椒一對比,兒子種的明顯“更俊”:看一眼,亮澤度高,顏色鮮綠;品一口,皮肉緊實,香味濃郁。這次誰賺得多?自然是小耿?!鞍尺@一斤,能多賣兩三毛?!惫⒏哆_頗得意。

      小耿也漸成“老把式”,棚里常有人來請教新技術。老耿面上不說啥,可有時也鉆進棚里,跟在后邊看兒子跟人侃侃而談。

      今年,聊城市推廣農民職稱評定工作,聽說評上后可享受職稱補貼、接受技能培訓,父子倆提交了申請。

      夕陽染紅天際,又是一日勞作結束。父子倆來到村頭的魚館,點了幾樣下酒菜。

      一杯酒下了肚,耿遵良咂咂嘴:“這次俺服輸,種菜這事上你行了!”耿付達的臉紅撲撲的:“爹,等職稱評下來,再找機會比一比!”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2020| 国产精品日韩深夜福利久久 |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99re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日批日韩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涩涩成人午夜私人影院|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不卡| 精品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产a一卡2卡三卡4卡乱|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86|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女同| 91麻豆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电影|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99|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日本|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