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正視老年人情感需求 幫助老年人健康用網

    發布時間:2023-10-30 10:3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最近,老年人“互聯網追愛”現象引發大眾熱議。在年輕人眼中“土味”“油膩”的主播卻受到大爺大媽們的喜歡,并頻頻向其“示愛”、互動,讓人很不理解。

      “老年人愿意關注、點贊、評論、打賞喜歡的主播,因為他們的現實情感需求未被滿足。”近日,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發布《老年人情感關懷與短視頻使用價值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并聯合中國青年報社主辦“正視老年人情感需求幫助老年人健康用網”主題研討,解釋了這一現象。

      與會專家直擊老年人現實遭遇的“情感困境”,指出互聯網對老年人關系需求具有補充和豐富作用,同時進一步提出短視頻使用有助于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呼吁社會各界理性看待老年人用網行為,共同幫助老年人健康用網。

      不少年輕人對老年人情感需求認識不充分

      《報告》對全國2000余位老年人進行了調研及訪談,同時借鑒了大量心理學研究成果。“老年人也有進行人際聯結、感受人際溫暖、獲得情感歸屬的需求,有‘被愛’和‘主動去愛’的需求,”《報告》課題組負責人、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彭華茂說,“短視頻對一些老年人來說是情感連接,生活中缺少愛,所以利用短視頻緩解孤獨,彌補情感空虛。”

      68歲的劉麗霞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平時子女工作忙,想聯系又怕打擾他們,“轉發短視頻是希望和他們分享”。

      記者還采訪到另一位老人胡春榮,他今年76歲,喜歡扭秧歌,他的短視頻賬號里,劃幾下就能看到一個秧歌表演。去年老伴去世后,胡春榮一個人守在房間里無所事事,只能靠刷視頻來打發時間。

      《報告》提到,中老年人的孤獨感普遍存在,他們苦于在生活里遇到困難或者遭遇人生變故時無人述說,需要填充生活中的空白。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張昕以“老漂一族”舉例:“他們離開原本熟悉的人和環境,去到陌生的城市,無法獲得情感上的滿足,因此需要通過線上互動維護原有社交網絡,緩解線下弱化的社交帶來的負面心理影響。”

      但在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晶看來,線上活動雖然可以補充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但永遠無法完全替代線下。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靳永愛也認為,短視頻的使用可以幫助老年人拓展社會網絡,進一步促進他們參與到線下的一些活動,加強跟社會的連接。

      胡春榮就通過短視頻,認識了遼寧的一支秧歌隊。現在他每天都要到附近公園跳半個小時,也交到了幾位知心朋友。

      然而,調查發現,一些年輕人對老年人情感需求的認識不充分,將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局限在親子關系上。“家庭成員也需要給老年人提供更多情感支持和連接,多抽出時間陪伴老人。”彭華茂建議,要正視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督促平臺開發“適老化”版本。

      老年人上網,別隨便貼“標簽”

      “社會普遍存在對老年群體的刻板印象。”研討會現場,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教授唐丹說。她在調研時發現,在互聯網上檢索“老年人互聯網”等關鍵詞,大多數結果帶有悲觀、消極的情緒色彩,一些標題多使用“沉迷”“成癮”“被騙”等字眼,但仔細閱讀正文,并沒有客觀的數據支撐。

      在唐丹看來,這種帶有主觀色彩的報道,一方面容易誤導公眾,使得社會對老年人互聯網使用產生錯誤的、不全面的認知,另一方面也給老年人帶來心理壓力。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王大華認為,這是一種“年齡歧視”,是一種將互聯網使用行為按照年齡而區別對待的雙標現象。“在身體情況、經濟能力允許的前提下,老年人使用互聯網的行為應該被尊重。”王大華說。

      楊秀英今年61歲,看起來很時髦,大紅絲巾搭在兩肩,妝容略顯濃艷。她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和朋友們在網絡上買東西,也會仔細研究店鋪是不是可靠。”她的感受是,身邊很多老年人的防騙意識提高了很多。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智慧醫養分會副主任王杰認為:“應關注老年人認知水平下降的客觀事實,給予老年人必要的保護和幫助。建議自媒體平臺幫助能力下降的老年用戶能夠安全使用各項功能,讓平臺更適老。”

      李晶也表示,老年人在網絡上被騙的案例具有警示意義,幫助老年人提升網絡素養,使他們更好地識別網絡風險,適度、健康地使用互聯網,是老年人社會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

      老年朋友要學做短視頻的“導演”和“演員”

      《報告》還顯示,老年人觀看正能量直播的頻率越高,其基本心理需求越能得到滿足,進一步降低其抑郁水平,提高其社會適應性。從調研的整體情況來看,老年人平均常看短視頻類型達到11種。豐富的內容不僅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具有積極影響,還能消除過度使用造成的不良影響。

      此外,在認知與技能素質方面,老年人在短視頻平臺的互動行為越多,越有益于其獲得積極的生活態度,進一步提升數字素養。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靳永愛指出,使用抖音等短視頻產品對老年人線下活動、社會交往、社會貢獻以及自身成長具有促進作用。“大多數老年人將短視頻作為學習工具,掌握資訊、知識和技能,并應用于線下交往和生活實踐,豐富、滿足了老年人的現實需求。”靳永愛說。

      在58歲的劉稼明看來,短視頻對他而言是一個了解時事新聞的資訊平臺,也是一個接收不同思想的渠道。“我關注了一些分析時事的賬號,最近比較關注巴以沖突。”劉稼明告訴記者。

      作為老年教育實踐者,北京東方老年研修學院研究員楊文霞認為,短視頻和直播已經成為老年教育的重要途徑。“老年朋友們不但要做短視頻和直播的‘觀眾’,也要學做‘導演’和‘演員’,通過展示自身才華和獨特魅力來找到價值感,激活身上的能量圈。”

      保障老年人用網安全是發揮互聯網積極作用的前提,也是社會各界協同努力的目標之一。對此,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副教授何其聰呼吁互聯網平臺積極進行內容治理,打擊網絡謠言和網絡詐騙,尤其注意老年健康、醫療內容的質量把控等問題。(實習生 趙雪霏 記者 李想)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香港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538精品在线视频| 日韩午夜伦y4480私人影院|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天线2019|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 网友偷拍日韩精品| 国产自偷在线拍精品热|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大全国产精品| 2021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2020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99在线视频精品费观看视|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98精品国产高清在线看入口|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网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日本内射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99re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精品一国产AV麻豆|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者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