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一筆一畫 非遺“活化”

    發布時間:2023-07-12 09:38:00來源: 人民日報

      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推動熱貢藝術保護傳承——

      一筆一畫 非遺“活化”

      核心閱讀

      熱貢藝術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開設特色畫苑、發展文旅產業,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整合唐卡、堆繡、泥塑、雕刻等熱貢藝術產品,帶動眾多人口從事相關行業,走出了一條深挖特色資源發展文化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歷經歲月沉淀和傳承創新,熱貢藝術正煥發出新的生機。

      畫師曲智帶著一行人,輕聲走進熱貢龍樹畫苑,20多名學生正拿著炭筆凝神作畫。高原正午的陽光透過窗戶投射出明暗交錯的光影,空氣中只有摹筆的“沙沙”聲作響。

      位于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務鎮吾屯下莊村的龍樹畫苑,已成為近千名唐卡畫師的創作空間。以唐卡為代表,當地整合堆繡、泥塑、雕刻等熱貢藝術產品,孵化出許多家畫苑,帶動眾多人口從事相關行業,走出了一條深挖特色資源發展文化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

      工藝傳承,保護中更精進

      熱貢,藏語里是“金色的河谷”之意。熱貢藝術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從西寧往東折向南行,沿途與黃河作伴,約摸一個多小時,便來到了黃河支流隆務河。在這條河谷中,滋養了千年的文化綿延流淌,熱貢藝術便是其中一張耀眼的名片。

      小伙桑杰卡來到龍樹畫苑已9年。此刻,他正專心為唐卡的西南角上色,絲毫不覺身后站滿了觀者。過了5分鐘,局部上色完成,桑杰卡才和眾人長舒一口氣。

      “我們在這不僅學畫,也學習修身,收獲很多。”桑杰卡以前并不了解唐卡繪畫工藝,跟著同鄉好友一塊來到龍樹畫苑,本想“湊個熱鬧”,卻因為熱愛留了下來。

      “別人還在底稿本上臨摹線條時,他就能在空白紙上勾勒出輪廓來。”曲智發覺桑杰卡對線條、著色十分感興趣,讓他進行更系統的學習:從畫框打底、布面打磨,到度量、儀軌輔助、金粉比例,再到著色暈染、勾線,逐漸精進技術。

      桑杰卡介紹,每一張唐卡在繪畫時,背后都有一個更大、類似于支撐架的畫框,名為“唐卓”。畫布在小畫框上被固定后,再用麻繩綁成網兜狀,繃緊在“唐卓”上,形成一個“回”字形的平面空間,“這樣既能使畫布具有彈性,又保證平展無褶皺。”

      唐卡作品為何珍貴?“制作嚴格遵守傳統工藝,顏料沒有成品,都是我們選取天然礦物質或植物打磨而成。每個步驟少則一周,多則一個多月。創作一幅完整的唐卡,單人得花近一年時間。”桑杰卡說。

      流程雖繁,卻不敢省人工、減物料。“手工制作的唐卡,時間、心力付出極多,使用了瑪瑙、朱砂、金粉等物料,成品的顏色、勻稱度均非機制品可比。尤其是經過時間沉淀,色澤歷久彌新。”曲智說。

      群眾增收,錢袋子更充實

      隨著隆務河谷里的畫苑越來越多,熱貢藝術產業集群和規模化特征愈發明顯。

      10年前,集唐卡設計、加工、生產、銷售、培訓、宣傳、展覽于一體的龍樹畫苑建成運行。擔任總經理的完德尖措介紹,畫苑一方面廣納生源,采取“公司+文化產業基地+非遺傳承基地”的模式,累計招收學生近千人;一方面把熱貢藝術與旅游商品相結合,發展文旅融合。目前,龍樹畫苑年收入穩定在2000多萬元。

      來到龍樹畫苑后,桑杰卡也迎來了自己的甜蜜生活。他與妻子朋毛吉在畫苑相識,倆人在一個畫室,有時一坐就是一上午,偶爾回頭一個眼神交流,一個淺笑或點頭,又繼續投入創作。

      讓日子更甜蜜的,還有日漸充實的“錢袋子”。曾經,桑杰卡一家的生活靠著種5畝青稞、麥地。進入畫苑后,桑杰卡頭一年就有8000元的收入。這幾年,隨著繪畫工藝提升以及市場行情變好,桑杰卡每年收入有10萬多元。

      如今,桑杰卡的姐姐、姐夫都在畫苑學習。“他們雖然還沒有學成出師,但每年也有5萬元左右的補貼。只要來認真學,我們都歡迎。”曲智介紹,以前唐卡銷售渠道單一,來學習的多為周邊居民,“現在全國各地來的學生有800多名。”

      在畫室的角落里,記者發現了正一絲不茍作畫的多杰東智。多杰東智的淳樸寫在臉上——不論見誰,總堆滿笑容。他是一名聾啞人,10年前來這拜師學藝,前幾年已出師。多杰東智通過學畫唐卡,給家庭帶來更多收入。

      文旅融合,發展中更時尚

      從原先的地域名稱,到如今的文化品牌,熱貢藝術的創新傳承之路,是當地推進文化遺產保護、文旅融合發展的縮影。

      完德尖措的家族從事唐卡藝術已有760年,他是家族第十一代傳承人。今年40歲的他,獲得了一系列榮譽:全國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雙帶”農村致富青年先進個人等。

      作為80后,完德尖措不僅著眼于精修畫藝,更著眼于藝術推廣和傳承。“以前,唐卡的銷售門路過窄,很難進入大眾視線。”完德尖措覺得,“不僅要吸納畫師、多產作品,還要重視品牌化和市場化推廣,打通銷售門路。”

      借力文旅產業助推文化藝術發展,是同仁市89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綜合傳習中心的縮影。黃南藏族自治州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管委會保護建設科科長殷廷華介紹,當地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綜合傳習中心為輻射點位,與356家文化旅游企業嵌入發展,“去年僅前5月,同仁市就接待游客256萬人次,旅游收入8.1億元。今年的熱貢文化旅游節系列活動已于5月啟動,目前人次與收入均已超過去年。”

      熱貢藝術,正在蝶變中更加時尚。

      5月13日,“熱貢藝術(唐卡)北京推廣中心”在北京798藝術區授牌,黃南藏族自治州委書記朱戰民說:“這意味著熱貢藝術有了展覽、宣傳、交易及文創產品開發的平臺。”

      在發展中保護,在傳承中精進。同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主任完麻加說:“熱貢藝術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同仁有4.2萬人從事相關行業,推動形成‘家庭、村落、高校、傳習中心’多渠道傳承格局。”

      忙完一天的創作,畫師們在院外散步。傍晚時分,微風習習,夕陽把天空染成朱砂色,麥秀山與隆務河款款相依。眼前的美景,讓眾人萌生將其繪在唐卡上的想法,“‘風景畫唐卡’肯定受到歡迎。”眾人越說興致越高,渾不覺天色已漸暗。(本報記者 何 勇 喬 棟)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日韩吃奶摸下AA片免费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7|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 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久久|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合集| 一区国产传媒国产精品|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图片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日韩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91老司机深夜福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