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線 看經濟丨廣西憑祥前4個月出口同比增長246.2%
央廣網北京6月14日消息(記者鄧君洋 許大為 蔣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位于中越邊境的友誼關口岸是中國通往越南最大、最便捷的陸路口岸,也是我國通往東盟國家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之一。今年前4個月,經友誼關口岸出口的貿易額達到839億元,同比增長246.2%。系列報道《走一線 看經濟》,今天推出:廣西憑祥前4個月出口同比增長246.2%,外貿生意為何這般紅火?
在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一輛輛滿載貨物的車輛正有序排隊,依次通過出境通道,把來自中國的電子產品、紡織品和生活日用品等運往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來自河南的貨運司機董利軒跑出口專線已經有5年時間,每個月都要經友誼關口岸運輸電子產品到越南。
貨運司機董利軒說:“今年生意還可以,比去年稍微好一點。一個月周期正常跑4至5趟,一趟7天左右。”
為不斷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加強口岸跨境車輛物流管控,友誼關口岸積極推動跨境車輛安裝“北斗定位”系統,依托友誼關口岸智慧物流管控平臺,實現對車輛精準定位、實時監控軌跡,及時指揮引導車輛行駛在最優最快的通關線路上,保障跨境貨物通關“零延誤”。
在友誼關海關申報大廳,憑祥國邦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謝美紅正在辦理報關業務,她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公司出口訂單量顯著提升,辦理報關業務也變得忙碌起來。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為企業提供問詢和審批服務,助力企業順利通關。
憑祥國邦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謝美紅說:“公司主要出口機械設備、日雜、還有一些家居用品等,主要出口到越南河內、胡志明市等。業務量比去年增加了很多,現在也一直保持著增長趨勢。”
廣西華泰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經理蒙茂發說:“公司主要經營出口的電子產品、紡織類產品,主要出口到越南海防、北寧,還有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車數從去年的每個月200多車,到現在300車左右。隨著口岸通關環境提升,通關速度加快,預計今年公司全年的業務量會比去年增長20%左右。”
友誼關海關綜合業務科副科長藍振文說:“及時向企業發布信息,供企業參考選擇最合適的出口時機。同時加大提前申報應用,保障出口貨物即到即通關。”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友誼關口岸出口839億元,同比增長246.2%,以機電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農產品為主,其中機電產品共出口508.7億元,增長140.8%;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101.6億元,增長218.3%;農產品出口27.6億元,增長145.4%。分別有硬盤驅動器、服裝、洋蔥等,主要出口至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
友誼關海關綜合業務科副科長林小明說:“為保障外貿保持良好增速,我們繼續實施促外貿穩增長的各項措施,制定了2023年友誼關海關重點項目落實計劃表,支持提升口岸基礎能力,支持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新業態擴大進出口規模,同時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實行首問負責制、異常處置‘限時辦結’制,高效處置企業反映通關問題,密切關注口岸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備貨及通關需求,提供優質高效的通關服務,促進進出口貨物快速增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